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铣刨机铣削厚度的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应用UG软件对铣刨转子进行了几何建模,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刀具的动力学仿真模型,进行了动力学仿真,并对其工作状态动态响应进行分析.得到了作业过程中的铣刨转子所承受的切削阻力矩torque、垂直冲击力Fy和水平冲击力Fx的实时变化情况.以BG2000铣刨机为例对相关参数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2.
结合力学仿真与切削实验,对铣削力建模中的刀具类型、切削力模型、切削力系数辨识及铣削方式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线性和指数切削力模型均能精确预测铣削力,以X、Y向切削力为例,圆柱螺旋立铣刀仿真与实验的最大误差为5.60%;采用线性模型与全局切削力系数辨识球头刀铣削力时,精度较圆柱立铣刀低,最大误差为9.17%;采用切削力系数分层辨识,可显著提高球头刀铣削力仿真精度,与全局切削力系数辨识方法相比,分层辨识方法可将球头铣刀的铣削力的预测误差下降至1.97%。此外,铣削颤振预测是铣削建模的重要内容,该对比研究可进一步拓展到颤振稳定域图预测。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对薄壁框架零件较高精度的铣削加工,通过基于SHELL单元所组成的有限元模型,在充分提高分析效率的基础上,分析了落刀位置、零件几何尺寸以及切削用量在加工过程中对零件变形的影响,最终对零件的不同切削参数下的变形量进行了分析.最终可以得出结论:采用基于SHELL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在提高分析效率的基础上,可以对薄壁件的加工过程进行较为系统的优化最终以达到提高薄壁件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运用单因子方差分析法设计直读光谱仪分析不同加工方法(不同水平)形成的304钢种的试样表面Cr、Ni等9个元素测试方法并对结果进行处理。对不同水平下的光谱分析数据在显著性水平α=0.05上是否存在差异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5.
数控雕铣加工铝合金材料进给速度的优化与实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数控雕铣机床加工铝合金件的特点,运用多目标优化理论,建立了加工成本与加工效率的数学模型.经过计算,得到了一系列的进给速度的优化解.经过实验加工和验证,最终得到了在该条件下较为理想的进给速度取值范围(Vf∈2 400~2 560 mm/min).研究表明,以该进给速度范围进行加工铝合金材料时,能够以相对较低的加工成本和较高的效率得到良好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6.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学效果和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体现形式,其根本宗旨是使得师生间的教学活动能够尽量适应社会的需要,甚至引领行业发展的方向,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全球经济的急剧衰退,那么,如何在目前这种形势下开展好为教学过程起着指导作用的教研活动呢?深刻剖析后,我们知道,对于技工院校的学生而言,唯有切实提高自身实力,方可在愈加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这一成果的获得,则依赖于教师能否正确判断和深入理解市场,特别是相关用人单位的各种需求。能否意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能否最大限度的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甚至集众多教育合力于教学过程中......这就是目前开展好教研活动的重要切入点,即,通过正确判断行业发展方向,洞察市场微妙变化,合理安排好教学内容从而使得学生更好的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
对磨削、铣削加工得到的淬硬钢SKD11表面完整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比干磨削和干铣削加工工件表面层的金相组织.发现干铣削时,铣刀后刀面磨损引起的铣削温度升高对工件表面完整性有很大的影响.随着加工温度升高,工件表面逐渐产生回火马氏体,这是造成工件表面硬度下降的主要原因.进一步的试验表明,如果选用合适的刀具和加工参数,可以得到较好的表面完整性;如果采用较小铣刀的磨钝标准可以避免出现回火马氏体.对淬硬钢进行精加工时,以铣代磨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传统的车床车削大模数多头蜗杆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在滚齿机上粗切蜗杆螺旋齿面的加工方法,提高了加工效率。给出了滚齿机调整参数的计算方法和指形铣刀的设计方法,并对蜗杆精车方法提出了可借鉴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铣圆精度是评定数控机床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数控系统参数调试的不合理以及机械传动的误差常使铣削工件的圆度达不到要求。因此在实际加工中分析圆度误差的产生原因及找出对应的方法就很重要了。 相似文献
10.
渐变体零件在工程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等高加工截交线法来铣削加天圆地方和天方地圆的渐变体类零件,从而研究宏程序在渐变体零件加工中的应用。使宏程序在此类零件的加工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