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9篇
  免费   106篇
  国内免费   10篇
系统科学   12篇
丛书文集   36篇
教育与普及   21篇
理论与方法论   6篇
现状及发展   4篇
综合类   956篇
  2025年   6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20世纪80年代初,泵送混凝土开始被广泛采用。在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泵浇筑主要用于工程量小、断面小、钢筋密集的薄壁结构、隧洞衬砌、导流孔封堵,以及其他设备浇筑不易  相似文献   
2.
陈杰 《科技咨询导报》2009,(22):105-105
确保工程施工安全,实现“零安全事故”的目标是我国当前工程建设中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繁迫的任务。针对中国石化川气东送隧道工程地处偏远山区、施工条件复杂、交叉作业多的特点,我部在该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中开展了“预知危险活动”。以此来改变被动的管理方式,更好地做好安全预防工作,实现了全体作业人员主动控制的目标,安全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战绩。  相似文献   
3.
陈永茂 《海峡科学》2011,(9):33-34,41
福州地区小型定向铺管施工队伍因经验与技术水平良莠不齐,每年都会出现一些失败的工程施工,经济损失较大。为此,该文针对施工关键岗位操作技术要领做一番探讨,提出操作要求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螺杆钻在钻进施工中或下钻下管柱过程中经常出现螺杆钻被井内细小颗粒及钻屑在钻体内沉淀出成螺杆钻被堵而不能正常工作的现象,使钻进施工被迫停止或重新起出更换螺杆钻在螺杆钻上安装一套防堵装置,避免沉积物进入螺杆钻里,防止螺杆钻被堵或被沉积物堵死而不能正常施工的现象,以提高钻进效率,减少作业成本投入,提高作业施工时效.  相似文献   
5.
微小孔加工在小型化、集成化的制造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对微小孔加工尤其是微钻削加工技术的研究逐步深入。对微钻削加工技术及微细刀具进行了综合的介绍,分别从微细钻削刀具、微钻削理论、切屑分析、刀具磨损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微钻削与常规尺度钻削的差异,并对微钻削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7.
为有效利用粒子射流能量,实现粒子射流井底全覆盖并避免对套管壁冲蚀,运用计算流体力学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粒子射流喷射钻塞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阐明固液两相粒子射流喷射钻塞的流场特性,优化设计钻塞参数,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粒子冲击塞面后开始反弹,速度明显降低,井底最高压力分布在冲击区;随周向喷嘴个数增加水泥塞冲蚀速...  相似文献   
8.
井眼补偿误差严重影响随钻测井的精度,普通的随钻电磁波电阻率测井仪由于自身结构特点而不能提供误差校正,因此研究补偿型仪器具有重要意义.在井眼补偿问题的研究中,考虑到研究对象的几何形状特征以及运算结果的精度要求,首次采用了圆在坐标系时域有限差分方法对非均匀地层情况下等源距补偿仪器和不等源距补偿仪器进行数值建模分析,仿真后得到两种仪器的响应及补偿曲线.重点分析了地层的非均匀性对并眼补偿误差及两种补偿仪器补偿曲线的影响,对地层分析以及测井资料的解释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陈长生 《科技资讯》2009,(23):133-134
本文主要介绍了三安钢铁厂1#连铸机1至4流钢坯热送至轧钢的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及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把一片留恋之情凝聚在遥望的目光里,寄托在远去的孤帆上,融化于滔滔的江水中,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如何引导学生从景物“孤帆”“碧空”“长江”中,深入地体会诗人当时的情感,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学时,我在指导学生抓字眼、明诗意后,采用简笔画、音乐、语言渲染的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