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3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何卓晔 《河南科技》2011,(21):22-23
<正>农民也是直接的纳税人,他们为国家建设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是社会资产(主要指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他们有权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社会资产的收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农民应有  相似文献   
2.
《河南科技》2009,(6):5-5
近日,河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对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加大实施力度。按规定,凡具有河南省户籍的农民以及农场、林场和渔场职工,在河南省境内,将三轮汽车或低速货车报废并换购轻型载货车.新购买1.3升及以下排量微型客车和购买摩托车,均可享受财政补贴。  相似文献   
3.
4.
殷俊  罗遐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43-1346
通过对肥东县新农保试点地的考察,总结了肥东县在推进新农保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如准备充分、工作细致、实行全程代理服务以及进行了比较完善的制度设计。但是肥东县在推进新农保过程中仍然存在农户对政策的了解程度低、选择的参保额度低、政府财政补贴低等现象,这就需要加大宣传、制定灵活的缴费激励制度、建立基础养老金待遇正常增长机制以及发展农村经济来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财政补贴是推动企业创新、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最直接的工具,研究选取2016—2020年江苏省内获取财政补贴支持的263家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财政补贴、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均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的创新产出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研发投入在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0—2021年34家农业类上市公司378个非平衡面板数据,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异质性的视角分析了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而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与财政补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从对公司异质性进一步分析来看,财政补贴对国有产权性质、经济发达地区(东部)和规模较大的农业类上市公司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农民也是直接的纳税人,他们为国家建设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是社会资产(主要指国有资产)的所有者,他们有权通过社会保障获得社会资产的收益。  相似文献   
8.
近日,东莞市财政局正式公布了《东莞市家电下乡财政补贴资金兑付办法》,对家电补贴品种、标准及补贴资金的申报流程和兑付的所有细则予以详细规定。彩电、冰箱、手机和洗衣机等4类家电被纳入财政补贴品种范围,其中最高限价分别为彩电2000元、冰箱2500元、手机1000元、洗衣机2000元。按照每类补贴产品每户限购一台的原则,如果每户东莞农户购买4类家电各一台,  相似文献   
9.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6,(2):119-124
通过对河南省18个省辖市筹资主体的筹资能力进行测算,发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者个人缴费能力不足;省级财政压力过大;市、县级财政补贴额在比例和绝对数额上与当级政府当年财政预算收入和支出相比明显过低,各级政府补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数额占当期当级政府财政向社会保障和就业项目补贴比例过低.根据测算结果提出了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市县级政府责任、制定差别化补助方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2012—2018年我国A股文化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研发投入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以及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两种财税激励政策对研发投入与经营业绩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发投入能促进经营业绩的提升,且这一作用在民营企业中表现尤为明显;财政补贴对研发投入与经营业绩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税收优惠并未与研发投入形成较好的协同效应,反而会削弱研发投入对经营业绩的促进作用;相对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而言,两种财税激励政策的调节效应在民营企业和中西部地区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