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13篇 |
免费 | 491篇 |
国内免费 | 4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243篇 |
教育与普及 | 32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2篇 |
现状及发展 | 18篇 |
综合类 | 73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9篇 |
2024年 | 58篇 |
2023年 | 92篇 |
2022年 | 95篇 |
2021年 | 95篇 |
2020年 | 112篇 |
2019年 | 96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69篇 |
2016年 | 106篇 |
2015年 | 134篇 |
2014年 | 266篇 |
2013年 | 289篇 |
2012年 | 467篇 |
2011年 | 693篇 |
2010年 | 795篇 |
2009年 | 936篇 |
2008年 | 953篇 |
2007年 | 900篇 |
2006年 | 478篇 |
2005年 | 253篇 |
2004年 | 200篇 |
2003年 | 148篇 |
2002年 | 123篇 |
2001年 | 110篇 |
2000年 | 74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42篇 |
1997年 | 47篇 |
1996年 | 39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7篇 |
1993年 | 18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侯海元 《大众科学.科学研究与实践》2007,(11)
文章从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分类入手,讨论了混凝土温度裂缝形成的机理,最后针对温度裂缝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便于在设计、施工和养护阶段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温度裂缝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4.
5.
<正>目前建筑工程屋面均采用了砼现浇结构。其支撑模板多采用竹胶合板,砼部分采用了集中拌制商品砼。经过几年的工程实践,发现砼现浇板裂缝问题比较普遍,针对砼现浇板产生的原因谈几点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墙体温差裂缝主要发生在砖混结构的房屋,预制装配式楼板房屋,整体浇筑的楼板房,有时往往后者重于前者。裂缝多发生在房屋的顶屋,一般两端重,中间轻;南朝向重,北朝向轻;西面重,东面轻;外墙窗洞大者重,屋面保温层好的轻; 相似文献
7.
<正>楼板实施现浇板结构,房屋的整体性、抗不均匀沉降性和结构安全性都有很大提高,但在现浇楼板施工过程中易产生裂缝。针对裂缝产生的原因需改进施工方案,加强各环节的监控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和控制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正>1工程的概况近年来,传统的预制楼板已经被现浇楼板所取代,现浇楼板的使用,提高了房屋的整体性、抗不均匀沉降性和结构安全性,但是,一些楼板裂缝的情况也之随产生。 相似文献
9.
刘大成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4,(2):57-57
本文通过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产生裂缝的危害、裂缝的现象、裂缝的原因、裂缝的预防以及裂缝的处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
杨兵;黄海;王海柱;任倩倩;乔瑞宏;王斌;樊旭浩;张国新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1):79-91
为探究超临界CO2压裂对储层渗透率的适应性,采用不同渗透率(0.08~1.0 mD)致密砂岩岩样的超临界CO2压裂实验结合CT扫描技术定量分析了压裂诱导裂缝特征,并采用矿场尺度数值模拟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与补充。实验结果表明:超临界CO2可有效压裂渗透率在0.08~0.3 mD范围内的岩样,且随着渗透率增加,诱导裂缝复杂度降低,裂缝体积减小;当渗透率超过0.5 mD时,超临界CO2无法实现岩石压裂,但水压裂仍可有效压裂,这主要归因于流体性质的差异。数值模拟结果验证了实验结论,表明在矿场施工条件下,超临界CO2可成功压裂不同渗透率储层,但压裂效果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储层渗透率增加(0.01~100 mD),裂缝半长、缝宽、缝高、分形维数及渗滤面积等参数均呈下降趋势,而滤失量逐渐增加,导致压裂效果逐渐变差。超临界CO2更适用于低渗透率储层改造,在施工过程中需针对不同渗透性储层进行参数优化。该研究为超临界CO2压裂非常规储层的施工方案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