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篇 |
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4篇 |
教育与普及 | 5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2篇 |
综合类 | 1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4篇 |
2016年 | 3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8篇 |
2008年 | 18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7篇 |
2003年 | 2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许瑞红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19):30-32
介绍了高校图书馆形象的内涵,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形象的符号学诠释,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形象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2.
3.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中国逻辑学会语言逻辑专业委员会和符号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拟定于2011年6月18日-19日在重庆理工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重庆理工大学、中国逻辑学会语言逻辑专业委员会和符号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承办,浙江省逻辑学会协办。会议主题为:语言、符号与认知范畴语法系列研究论辩和隐喻的逻辑研究其他本次会议结束后,拟在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主办 相似文献
4.
英汉互译中的翻译对等一直是译者所探寻的一大主题。但是由于英汉语言以及文化的差异,翻译对等不能轻易地获得,有时甚至不可能达到完全对等。鉴于这种情况,我们迫切需要从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出发,打破等效翻译的局限性。文章从雅各布森的"符号学"理论出发,并且引用多个例证,分析如何在英汉互译中做到最大程度上的翻译对等。 相似文献
5.
赣州红色艺术经典文化是在赣南革命历史上形成的革命理论、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结而成的革命传统,具有中国红色艺术文化的共性,也具有赣南红色艺术文化自身的特点。文化符号学认为文本包括连续性文本与离散性文本,具有信息传递、信息生成与信息记忆功能,且文本的意义是动态变化的,这在赣州红色艺术经典文化英译策略选择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谢婉若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7)
虽然经过了20多年的女权运动,电视广告中性别角色定型并没有减弱,电视广告中的女性形象仍被定位为:家庭主妇、男性的陪衬、被观赏的对象等形象。此种现象的产生可从符号学的角度进行阐释:电视广告中的女性符号在其符号意指过程中,在内涵义的层面上赋予了女性刻板形象。符号编码者和译码者对此种形象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于化学自然过程中的图形式特征,用符号方法研究了化学自然过程中的符合抽象,提出了货币情节的化学抽象原理,建立了货币情节的酶形式化理论。 相似文献
8.
沫若情结与新文学浪漫主义的流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曦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7(3):78-81
本文以新文学80余年浪漫主义的阶段性特征为背景,运用艺术文化学、符号学理论对郭沫若的文化心理进行深度探讨,认为“沫若情结”与新文学功利浪漫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功利浪漫主义的存在是20世纪中国浪漫主义文学萎顿、消解的主要原因。本文开启了一条别具特色又引人深思的文学思潮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托尼·莫里森以女性特有的视觉,在小说《最蓝的眼睛》的叙事中运用了大量的隐喻象似符来体现小说主题。用美国哲学家皮尔斯的社会符号学的隐喻象似性对《最蓝的眼睛》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隐喻:秀兰邓波儿、眼睛、房子、金盏花和蒲公英、四季颠倒进行修辞层面的分析,意在揭示小说中凸显的隐喻象似性对《最蓝的眼睛》的主题和意义所起的作用,并从中探索出托尼·莫里森独具特色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10.
王凌枫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68-71
随着经济与文化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地域文化品牌的关注越来越多。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元素进行符号化处理,并融入地域文化品牌的设计中,有利于实现地域文化的品牌化,有利于提升当地的文化传播力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