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南宁市居民消费行为受生活环境、商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消费者的个性特征(心理、年龄、性别和性格)和需求刺激也影响到居民的消费偏好。消费者作为“概率人”,其行为空间模型,受到认知和学习经验的影响,这对南宁市商业网点布局和调整商业结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目前,"创客"、"众创空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热词",各省市都在跟随这股风潮大力建设拥有自己本土特色的众创空间,不少城市已出台或正在研究制定有关支持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举措。如,北京发布实施"创业中国"中关村引领工程(2015—2020年),天津出台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上海发布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西方不同的社会区空间模式,具体分析了它们形成的不同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同时,根据社会区的发展趋势,对我国今后良性社会区的构建提出建议,以便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传统住宅空间分配模式的探讨,分析了传统空间模式与现在居住生活观念的矛盾,提出了室内设计要创新必须先要在建筑空间分配上有所突破的观点.并阐述了室内设计中应该考虑时间这一因素的四维设计理论构想.同时,结合具体项目,对室内设计创新的一些细节方面进行了实践和尝试.  相似文献   
5.
旧城改造是城建工作的难点,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本文总结了旧城改造应解决的问题,在些基础上提出了旧城改造中可行的安置空间模式,综合考量各方利益,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缓解各方矛盾,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袁成  陈志 《咸宁学院学报》2006,26(6):107-108
建筑时空观是建筑形态对时间和空间的根本观点,二者是统一的,背陆面海的东亚地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特殊空间,并形成了个性鲜明的民族文化,表现在建筑文化上往往淡化空间观念、强化时间意识.  相似文献   
7.
旅行社产品的空间模式研究为国内旅游提供了基础性的理论支持,该文根据游览线路的距离对南京地区旅行社国内旅游产品进行统计、分析、分类,在此基础上对旅行社产品的空间模式进行了研究,并初步构建了点——点式、点——点枝丫式、点——点线式、点——点扩散式、点——点环式、环式六种基本空间模式。  相似文献   
8.
洪积相成因大型复合砂砾岩体的单期水道识别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洪积扇现代沉积考察和露头研究为基础,通过岩心井标定小井距和对子井,结合生产测试资料,确定洪积扇相复合砂砾岩体的单期水道三维空间定量分布参数及剩余油分布模式.研究表明:扇顶亚相为复合型砂砾岩体,垂直物源为多个单期水道垂向加积切割叠置,延伸宽度为250~750 m,厚度为2~6 m,顺物源为多个单期水道呈楔形叠瓦状前积叠加,延伸长度为700~1.750 m,厚度为4~6 m,整体的水道宽厚比小;扇中亚相砂砾岩体具有多期水道侧向叠置的特点,垂直物源方向的单期水道厚度为2~4 m,延伸宽度为200~1.000 m,顺物源方向单期厚度为6~10 m,延伸长度为700~3.250 m;剩余油多分布在单期水道的中上部、侧缘上倾尖灭部、不同成因单期水道砂砾岩体的镶嵌部、同一成因不同期次水道的接触部.  相似文献   
9.
所谓“三维”,通俗地讲,是人为规定的互相交错的长、宽、高三个方向,用以描述我们的世界。其中,点是“0维”;由点组成的长是“一维”;长、宽确立了“二维”;长、宽、高三个方向确立的空间模式则是“三维”。  相似文献   
10.
借鉴空间理论的有关研究成果,依据空间的2种表现形式即感知空间与认知空间的特征,对园林的空间模式进行了界定与研究,并以汉代园林3大遗产地甘泉宫、武候墓和黄帝陵为例进行实地考察,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古代园林存有外向型、内向型及内外结合型3种空间模式;外向型是一种开放式的空间模式,其表现为"宽广"与"博大";内向型是一种闭合式的空间模式,其表现为"藏风聚气";内外结合型空间模式是上述2种空间模式的结合.研究揭示出园林空间是一个融合统一的有机整体,提示了园林的空间特征与本质,并为中国古代园林或遗产地的空间鉴赏与旅游开发提供新的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