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扩展Kaya恒等式的基础上,运用LMDI分解法对湖南省1998~2011年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研究,并基于DPSIR框架构建碳排放脱钩指数,对湖南省碳排放的脱钩效应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湖南省碳排放的驱动因素中,产出效应为主要的正向驱动因素,并且人均收入与人均产出的驱动效应同等重要;能源强度尤其生产能源强度为主要的负向驱动因素;另外,湖南省存在一定的脱钩效应,但强脱钩年份较少,且受能源强度的影响。据此最后,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3.
4.
2014年11月,中国政府通过《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首次正式提出于2030年左右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该研究从中国2015-2050年经济、产业、人口等发展指标假定出发,预测出相应时期的能源服务需求量,并考虑已有能源政策目标的硬性约束,采用能源系统优化模型作为工具,对2015-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和结构进行了测算,提出了能源活动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达到峰值的能源消费方案.并以方案分析为基础,从税制改革、促进天然气发展、推广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吸引民间资本等角度,提出促进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2030年达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6.
以内蒙古投入产出表中的国民经济42个部门为基础,另增加居民为核算部门,运用IPCC(2006)的方法理论对碳排放进行核算,并以内蒙古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该核算方法不仅与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统计口径一致,还在固定源及移动源燃烧核算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直被忽略的农业、废弃物及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部分,能够全面、完整地反映内蒙古各核算部门的碳排放量.实证分析发现,在内蒙古的各个核算部门中,居民部门产生的碳排放量所占比例最高,为25.7169%;其次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部门与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部门,排放量所占比例分别为18.4775%和16.3682%;从排放总量的角度来看,能源的碳排放总量最大,为26952.776万吨所占比例为54.94%. 相似文献
7.
利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提出的化石燃料释放CO2计算法以江西赣州开发区为例对碳排放进行了估算,计算得出,赣州开发区2011年碳排放量为49.23万t,万元GDP碳排放强度为0.52 tC/万元,人均碳排放强度为1.05 tC/人·年.根据估算结果,提出了赣州开发区碳减排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航空客票公司接送顾客到机场的服务为背景,研究通过管理优化降低车辆碳排放量的方法.在车辆碳排放量定量表示的基础上,建立了低碳型机场接送服务的数学模型.借鉴经典扫描算法,并针对低碳型机场接送服务空间维和时间维的二维属性,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维扫描算法ITDSA(improved twodimensional sweep algorithm).利用改进的二维扫描算法对实例进行了计算,并通过对实例结果的分析,探讨了机场接送服务中顾客满意度和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当顾客满意度为85%时,碳排放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利用Eviews软件分析西安市产业结构层次系数与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利用相关模型对西安市产业结构演进与碳排放关联效应的分析表明:①西安市的工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存在密切关联关系;②产业结构的演进与高级化过程具有碳减排效应;③西安产业结构多元化发展中存在能源消费增速效应;④产业结构演进对单位产出能耗下降的推动作用较明显;⑤能源结构对碳排放具有决定作用,加快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控制碳排放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利用层次分析法所构建的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别从碳排放量、碳源控制、碳汇建设、低碳产业对云南省气候变化下的低碳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995—2011年云南省的低碳经济发展呈快速上升趋势,但是整体仍然处于相对低碳期.只有通过控制人口、提高能源效率、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再生能源、调整经济结构、增加碳汇、合理消费等方面努力,才能实现经济、环境与社会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