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碳排放权分配与碳排放权交易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气候变化的全球性要求各国共同行动起来采取有效的对策,碳排放权分配与交易是为减缓气候变化而进行国际合作的两个重要问题。本文在提出两种综合考虑公平和效率的碳权混合分配机制,并确定碳权交易价格的基础上,对全球碳权交易情况进行模拟,此外还分析了碳排放权交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不同碳权分配机制对全球碳权交易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在21世纪遇到的最重大最复杂的问题之一.碳排放分配公平性、合理性也成为了各国日益关注的焦点,如何能够较准确地预测未来世界范围内碳排放量,对碳排放权的分配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建立了碳守恒预测模型,将国家平均能源消耗以及每单位能耗碳排量结合起来,转化为对国家能源消耗的预测上.根据发展水平以及发展速度的不同,建立了能源消耗的分类预测模型.根据碳守恒预测模型,预测出2010年到2050年世界碳排放总量将为1512Gt,年均增长率为1.85%.对于碳排放权的分配,考虑到"人均累计排放指标"和"国土面积指标"最能体现"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同时兼具公正,研究根据这一原则进行碳排放权的分配.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国碳市场中初始碳排放权的分配和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建立都存在利益冲突与博弈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的初始碳排放权分配方案,并应用基于权重向量改进的多权重Shapley模型,分析了统一碳交易平台建立过程中的利益分配问题。该分配方案不仅包含了碳排放权分配的三大原则,更考虑了各种分配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参与减排行动各个主体的利益,有利于各个经济体完成减排任务。而改进的多权重Shapley模型不仅运用ANP考虑了所有的影响因子,且以博弈论的思想分别探讨了各影响因子的作用,具有更符合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全球未来碳排放权"两个趋同"的分配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给我国环境外交谈判提供依据以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对已有碳排放权分配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两个趋同"的分配方法."两个趋同"一是趋同年(2100年)各国的人均碳排放相同,二是1990年到趋同年各国累积的人均碳排放相等.给出了中国在"两个趋同"分配方法下对应于不同二氧化碳浓度水平到2100年的碳允许排放廓线,测算并比较了主要国家或地区基于"两个趋同"法、紧缩与趋同法、多阶段参与法、以及Triptych法分配的2030、 2050以及2100年的碳允许排放限额.研究结果表明 "两个趋同"的方法可以给予发展中国家应有的发展空间以实现工业化,符合公平、共同的但有区别的责任、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考虑省际资源禀赋差异,在ZSG DEA模型中嵌入Context dependent,以分层的方式构建渐进式改进资源分配模型,对2030年全国30个省份碳排放权进行分配。结果表明:效率值方面,全国总体效率较好,呈现出东西中地区依次降低的状态,各省份间效率值差距较大,传统能源大省(区)碳排放效率低下;碳排放权调整方面,陕西、山西、内蒙古3个效率值较低的省份需要做出较大的缩减量,而山东、广东等处于第一层有效前沿面的省份获得了相较之前更多的碳排放量;模型对比方面,在保证2030年碳排放目标基础上,C-ZSG-DEA模型在效率值的改进上和碳排放调整上都比其他模型要小,符合渐进式改进的理念。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