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文献研究,构建计量经济模型。采用来自《浙江省科技统计年鉴》(1990—2010)统计数据对浙江省研发投入与工业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浙江省R&D投入与工业经济总体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最后提出了浙江省研发投入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机械、医药、电子及信息设备、汽车、信息服务5个行业的192家上市公司2006—2011年研发投入强度与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检验,从技术研发投入的角度揭示了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差异。得出研究样本中的5个行业研发投入强度与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发投入对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有一定的滞后期,研发投入对当年财务绩效的提升不存在显著影响,但对未来1~2年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各个行业研发投入强度与财务绩效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差别较大,上述5个行业滞后一期的研发投入强度与销售净利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9、1.86、0.67、1.11、0.47。 相似文献
3.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是一句口号,但却没有停留在"口号"的层面上。近年来,各省围绕着"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通过不断探索、不断运行的科技工作,使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有了各种体现。 相似文献
4.
<正>科技部部长万钢日前表示,此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是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他指出,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要将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能否真正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万钢表示,本轮改革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应用的主体。他明确提出,要吸纳企业参与国家科技项目的决策,产业目标明确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 相似文献
5.
国家高新区研发投入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新区研发投入水平偏低,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及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对国家高新区研发投入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发现市场竞争程度、企业利润水平、企业规模对高新区研发投入有正向影响,而出口规模、资产负债率则对高新区研发投入有负面影响,据此提出了提高高新区研发投入水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对山西省“十五”科技经费投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指出山西省地方财政科技拨款增加却相对较慢,提出了增加山西省科技经费投入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8.
9.
以2014—2017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商业信用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反应。实证研究发现对于企业商业信用的获取与研发投入之间呈倒U型的关系,并且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企业对其产生不同的反应。商业信用融资与成长期企业研发投入呈较强的倒U型关系,与成熟期企业呈正相关关系,与衰退期企业研发投入并没有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0.
财政补贴是推动企业创新、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最直接的工具,研究选取2016—2020年江苏省内获取财政补贴支持的263家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财政补贴、企业研发投入和创新效应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政补贴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和创新产出均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的创新产出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研发投入在财政补贴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