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5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96篇
系统科学   132篇
丛书文集   247篇
教育与普及   154篇
理论与方法论   47篇
现状及发展   15篇
综合类   3078篇
  2025年   21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17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60篇
  2008年   208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68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62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59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项研究,“低”播量与“中”、“高”播量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并且低播量较耐迟播,增产幅度比“中”、“高”播量大,“低”播量栽培的高产特性:1、单株茎基宽带蘖多,是分蘖早发增穗的基础;2、孕穗始期,有利提高成穗高,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相似文献   
2.
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成本、产销量及利润不确定的特点,讨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不确定性本-量-利决策模型的分类和一般分析,并建立了多品种,多不确定因素本-量-利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种新的手性β-二酮-(+)-乙酰-d-龙脑酰基甲烷[H(acm)],确证了结构,进一步将其制成Eu+3络合物,并研究了手性位移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小麦年产量在1亿吨左右,其中优质麦年产量为200万吨左右,而全国对优质小麦的需求量在2000万吨以上,而且呈上升趋势。虽然国内小麦供略大于求,但优质小麦只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10%左右,这就表明我国小麦质量(品种)是低水平过剩,低品质产品滞销。我区优质小麦生产无论是从产量还是从种植面积上都远远落后于其他省  相似文献   
5.
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及以南广大枣区,由于纬度和海拔的不同,较黄河流域五大枣区及以北枣区有较优越的自然资源优势。据《中国枣树学概论》等相关资源介绍以及南方近年大量引种名特优大果形特色鲜枣的实践,证明我国南北枣树生长物候期有很大差异,其主导因子是温度(地温、气温)。除个别枣树品种外,在南方栽培的鲜枣,其根系活动、生长及萌芽、展叶、开花、挂果等物候期表现比北方要早,萌芽物候期相差可达两个月。且鲜枣在南方落叶晚,休眠期短。其次,南方大多地区降水较多,无霜期长,极端最高气温较北方偏低,极端最低气温较北方偏高,这都为鲜枣生产与品质的优化奠定了良好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7.
8.
<正>1、问题的提出 莫索湾垦区从1959年起至今一直以拉沙进行客土调剂改良红粘土。实践证明,这一举措对改良土壤质地、增温保墒、提高农作物产量,尤其是提高棉花产量起到了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救救土壤     
大西瓜没有以前甜了,大米饭没有以前香了,连小青菜也不如从前鲜嫩了……根子在于土壤环境变差了。专家呼吁——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大西瓜没有以前甜了,大米饭没有以前香了,连小青菜也不如从前鲜嫩了……似乎田里长的许多农产品都不如以前好吃了。是我们生活好了,嘴变刁了,还是因为品种退化了?农业  相似文献   
10.
晓洲 《今日科技》2007,(6):49-51
“历时9年,累计投入5亿元,中国在南海北部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实物样品‘可燃冰',从而成为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4个通过国家级研发计划采到水合物实物样品的国家。”这一消息,在中国能源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怎样解决人类即将面临的能源危机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各国苦苦思索的问题。目前全球蕴藏的煤和油气等资源仅够人类今后数十年之用,一旦其消耗殆尽,我们能用什么来作为替代能源?“可燃冰”能否解决千年能源忧,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