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土壤养分梯度下黄河三角洲湿地植物的生态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Levins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在土壤有机质、土壤总磷、土壤总氮3个养分梯度上分别对黄河三角洲湿地19个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值和生态位重叠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各植物种在3个养分梯度上的生态位宽度值差异不大,优势种柽柳(Tamarix chinensis)、盐地碱蓬(Suaeda sals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的生态位宽度值均较大;植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一般均较小,说明植物种在土壤养分梯度上产生了生态位分化.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阜新新邱露天矿排土场植被恢复过程中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1)在本研究区域内,猪毛菜(Artemisia scoparia)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对资源的利用能力最强,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是最强的。与伴生物种的重叠值也是很高的。但并没有出现明确的关系。(2)黄花蒿(Artemisia annua)与羊草(Aneurolepidium chinese),蒙古蒿(Artemisia mongolia)与早熟禾(Poa annua)之间的生态位重叠最高,说明它们对空间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高,能充分的利用资源。(3)猪毛菜(Artemisia scoparia)、黄花蒿(Artemisia annua)、蒙古蒿(Artemisia mongolia)同属于菊科草本植物,对环境的生存条件比较相似,所以它们存在较强的竞争关系。这些结论有助于了解生态恢复中的种群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运用TWINSPAN将黄河三角洲湿地67个样地划分为6个群落类型,并用Levins修正公式和Pianka公式分别计算了6个群落类型和总群落中各植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TWINSPAN划分而得的6个群落类型从A到F,水深逐渐下降而土壤盐分逐渐升高,同种湿地植物在不同的群落类型中生态位宽度不同,黄河三角洲湿地不同的植物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普遍较低,生态位分离较为明显。这取决于不同植物种群对不同水盐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水盐环境条件要求相似的物种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相对较大,而对水盐环境条件要求差异较大的物种之间生态位重叠值接近或达到0。此外,根据生态位理论,并结合黄河三角洲湿地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在湿地植被保护和管理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缙云山特有植物缙云黄芩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Hurlbert生态位宽度及Pianka生态位重叠等计算公式,测定了缙云黄芩(ScutellariatsinyunensisC Y WuetS Chow)所在群落中草本层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显示:缙云黄芩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说明该种生态适应幅度较大;与其主要伴生物种间的生态位重叠也较大,表明它们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云丘山进行实地调查,用Hurlbert(HNB)指数和Levins(LNB)指数对该地区森林群落各层的优势种生态位宽度进行了测度,乔木层主要优势种白皮松和侧柏,灌木层主要优势种檀子栎和荆条,草本层主要优势种披针叶苔草和狗尾草的HNB和LNB分别是0.137、1.042、0.117、1.004,0.418、1.488和0.354、1.463,0.734、1.744、0.488、1.563;用Pianka公式对该地区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状况进行研究,发现灌木层较乔木层种问竞争状况缓和、资源利用状况较好;分析了该地域各层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的关系,探索了该地区森林群的优势种种间关联,阐明了该森林群落内的竞争机制,对揭示云丘山地区森林群落的演替有重要意义,也为该旅游景区的管理与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五台山华北落叶松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etraitis生态位特定重叠指数,研究了五台山华北落叶松群落24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披针叶苔草、峨参、舞鹤草等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山杨、风毛菊、茖葱、山刺玫等的生态位宽度较小,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值的耐干旱贫瘠土壤的种群在山体中下部生长,表明其群落环境呈现出旱化和贫瘠化倾向;24个优势种群构成的576个种对中,有206个种对间存在生态位特定重叠,占整个种对数的37.3%,表明优势种群间生态位特定重叠并不普遍,相互之间存在着生态位分离的现象,整个群落不存在强烈的竞争;24个优势种群间并不存在完全普遍重叠. 相似文献
7.
岷江干旱河谷主要草本种群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岷江干旱河谷植被及其环境因子系统取样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20种主要草本种群在土壤水分、全N、速效P、速效K和pH 5个资源维上的生态位特征。绵枣儿、铁扫帚、翻白委陵菜、黄背草、密生苔草的生态位宽度较高,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形成了该地区的优势种群;猪毛莱、紫花野茅,歧茎蒿、虱子草等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小。生态位宽度较小的物种并非就不是群落的优势种,取决于种群分布的范围和分布的均匀程度。种群在各个资源维上的生态位宽度表明对不同资源空间的利用能力和适应性不尽相同。各个资源维上所有种群生态位宽度和的大小依次为土壤含水量〉pH〉速效K〉全N〉速效P,表明物种对速效P资源的利用能力较低,对土壤含水量的利用能力较高,草本物种对水分资源的利用能力高于灌木物种。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邻接格子样方法取样,计测花坪银杉群落主要木本植物在样地中的重要值,并通过重要值计测生态位宽度(Levins指数、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值。结果表明:①花坪银杉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中物种的重要值都比较集中,优势物种明显(银杉为47.92,变色杜鹃为63.93)。②银杉群落中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均比较大,物种对群落中各种资源的利用能力比较强,也比较充分。③银杉群落各主要木本植物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值低,种群间对资源利用的相似性程度不高;银杉群落中各主要木本间生态位重叠值低,各物种间利用生态资源能力差别大,生活型相似性低。④银杉群落目前处于顶级群落、物种间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种群更新非常慢,在发展中有衰退趋势。 相似文献
9.
云南富源光皮桦种群与主要伴生树种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运用Levins和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对云南富源县光皮桦种群及其主要伴生树种的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光皮桦生态位宽度最大,杉木、华山松次之,其他主要伴生树种的生态位宽度均较小,表明光皮桦对环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群落中优势地位明显。光皮桦与杉木、华山松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大,对资源有共享趋势;光皮桦与其他树种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较小。光皮桦群落中主要树种间的生态位重叠较低,表明主要树种间生态位分化程度较高,种间竞争关系较弱。 相似文献
10.
石灰岩山地是荒山造林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对济南市南部山区的调查,分析了10种主要物种的重要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等指标,发现侧柏是济南南部山区群落的主要单优势种和建群种,灌木层中黄荆是主要优势种,草本层中主要为羊胡子草。根据综合评估的结果,侧柏-黄荆(胡枝子)-羊胡子草可作为石灰岩山地乔木-灌木-草本的建群种。黄榆和山榆存在较小的生态位重叠(数值为0),可以考虑在进行荒山治理过程中对两者进行合理配置。这些研究对山东石灰岩山地植被优化配置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