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666篇 |
免费 | 307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37篇 |
教育与普及 | 18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8篇 |
现状及发展 | 4篇 |
综合类 | 275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1篇 |
2024年 | 45篇 |
2023年 | 48篇 |
2022年 | 66篇 |
2021年 | 84篇 |
2020年 | 76篇 |
2019年 | 75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81篇 |
2016年 | 95篇 |
2015年 | 119篇 |
2014年 | 159篇 |
2013年 | 140篇 |
2012年 | 159篇 |
2011年 | 173篇 |
2010年 | 128篇 |
2009年 | 136篇 |
2008年 | 137篇 |
2007年 | 133篇 |
2006年 | 93篇 |
2005年 | 111篇 |
2004年 | 113篇 |
2003年 | 97篇 |
2002年 | 89篇 |
2001年 | 87篇 |
2000年 | 73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75篇 |
1997年 | 46篇 |
1996年 | 34篇 |
1995年 | 40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24篇 |
1992年 | 24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20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0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钻井和油藏解剖得到,海塔盆地中部主要断陷带油藏类型除少量基岩潜山油藏外,主要为断层油藏,纵向上以南一段自生自储式生储盖组合油最富集,平面上呈11个富集区分布,以塔南中次凹和贝中-南贝尔东次凹北洼槽油更富集。油成藏可分为自生自储式、下生上储式和上生下储式3大类成藏模式,自生自储式又可分为洼中隆、缓坡断阶带和陡坡断阶带或断鼻3种成藏模式,油成藏模式对油分布的控制作用表现在3个方面:①缓坡断阶带油成藏模式是油富集的最主要成藏模式;②成藏模式越发育的的层位,油就越富集;③成藏模式越发育的地区,油也就越富集。 相似文献
2.
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古构造应力场模拟与裂缝储层有利区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依据塔中地区地震资料解释的断裂体系、中-下奥陶统顶底界面古构造图和40多口井裂缝特征统计等成果,在对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声发射地应力测量、岩石力学参数和单轴抗拉强度测试的基础上,考虑断裂对裂缝形成的影响,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对塔中地区中-下奥陶统加里东中期裂缝形成期的古构造应力场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裂缝形成期地应力的最大主应力有效值为51.8~62.4 MPa,平均值为57.0 MPa,抗张强度为4.13~8.02 MPa,平均值为5.75 MPa;有效张应力高值区是构造裂缝储层发育的有利区和较有利区,主要分布在大的断裂带交汇处和断裂带的部分区段内,与实际钻井统计的中-下奥陶统裂缝线密度和油气井分布区基本吻合,可以为研究区的油气勘探提供新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真实砂岩微观孔隙模型试验,对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8储层的微观非均质性很强,且存在储层物性越好其微观非均质性越强的特点;沉积微相和溶蚀作用是影响微观非均质性的主要因素;微观非均质性是影响水驱油效果和剩余油分布的内因;在充分研究合水地区长8储层4种主要孔隙类型的基础上,建议相应地针对原生粒间孔隙和溶蚀孔隙型、微裂缝型、自生矿物晶间微孔隙型制定3类注水开发方案. 相似文献
4.
薛鲍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3):383-383
2006年6月26日,2005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结果最终揭晓,我校10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由耿信笃教授主持完成的“计量置换理论及验证”和刘池阳教授主持完成的“青藏高原构造特征、盆地演化和油气远景评价”2项成果荣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5.
晚古生代早期,本区结束了隆起剥蚀期,而后沉积了石炭系本溪组与太原组的泻湖及半封闭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本井田太原组沉积处于毗陆滨海的特定环境,主要沉积环境为三角洲分流河道、河口沙坝、分流间湾及三角洲前缘等,为泥炭沼泽的发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伴随着地壳的相对平稳,形成稳定的太原组煤层。 相似文献
6.
HeXiao-rong LiHui-xia LiAi-nong ZhouHong-yi WangXiao-dan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英文版》2003,8(3B):940-948
In this paper, taking Nieruzangbu as an example, it is discussed that how to plan landscapes of small basin i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With analyzed the status and character of landscape structure through the use of landscape diversity indexes and landscape dominant indexes, some major problems in the landscape ecosystem are pointed out. On the basis of regional restrictive principle and compliance principle of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Nieruzangbu Basin is divided into three landscape function areas. According to the demands of each function area, landscape structure planning is carried out to improv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rough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landscape structure in Nieruzangbu Basin. 相似文献
7.
厦门港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天然深水良港.自然条件优越,多年来一直坚持“以港立市”.是我国主要对台口岸,也是中国发展最快的港口之一.在国家乃至世界航运的地位日益凸显。厦门外代是厦门口岸首家从事船舶代理业务的企业,一直致力于提供以航运为依托,仓储为核心的区域性综合物流服务,已发展成为厦门港物流企业的龙头。依据厦门外轮代理有限公司的总战略目标,厦门外代力求在商务、生产、管理信息领域均合理地实现电子化,加大科技投入,保障整体物流战略的顺利实施。近几年来,通过持续开展创新科技运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9.
沁水盆地构造-热演化史的裂变径迹证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沁水盆地锆石裂变径迹、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结合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及其它古地温温标等分析资料的综合研究,认为沁水盆地在古生代-中生代中期,沁水盆地地温梯度较低.中生代晚期地温梯度高,在盆地中部可达5.56℃/100 m,在盆地南北两端地温梯度可达8.00℃/100 m以上,表明沁水盆地存在异常地温场,发生过一期强烈的构造热事件.构造热事件发生在110~140 Ma之间,主峰值在120~140Ma之间.构造热事件发生受岩石圈深部热活动性增强及岩浆侵入的控制.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热演化程度主要受中生代晚期异常地温场控制.磷灰石裂变径迹资料记录了26.2~11.5 Ma前的一次快速抬升冷却事件,盆地抬升冷却具有南、北部抬升冷却早,中部抬升冷却晚的特点.石炭-二叠纪地层在50 Ma以前处于完全退火带,古地温大于125℃,50 Ma以来尤其是渐新世—中新世以来才大规模快速抬升冷却,石炭-二叠纪地层抬升退出了退火带(70~125℃),处于低温环境.中生代晚期构造热事件控制了沁水盆地石炭-二叠系煤层的生烃高峰期,生烃高峰期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新生代渐新世—中新世以来发生大规模抬升冷却,地层温度降低,石炭-二叠系煤层生烃过程停止.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