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5篇
系统科学   4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5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随着甘肃省经济的增长,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基于1985-2009年经济和环境统计数据,选取人均GDP和典型环境污染指标,利用统计方法建立了二者相关性计量模型.结果表明:甘肃省的各类污染物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为3种曲线关系,呈现倒“U”型、“U”型、弱一元线性.并根据甘肃省经济发展实际,分析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提出经济和环境协调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也因此受到了破坏,污染程度日趋严重,生态平衡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本文以环境污染对经济影响的比较研究,来权衡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上的经验教训,为解决环境与经济的矛盾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动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人均GDP与污染物排放量之间关系进行先验性因果检验,并基于层次分析法测算了中国坏境污染综合指数.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实际变动趋势,选用二次函数对人均GDP与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模拟.结果显示:无论从长期或短期来看,都存在着从人均GDP到各种污染物排放量的单向因果关系;中国环境污染综合指数随人均GDP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环境质量随经济发展而逐步好转的现象尚未出现.从经济发展方式、环境政策等方面对导致上述结果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4.
 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我国各省的自然保护区面积与经济发展、人口密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变化的拐点处于人均GDP为2.5万~3.2万元之间。仅北京、天津、上海、浙江与江苏已越过拐点,广东、山东、辽宁、内蒙古和福建处于拐点区间内,甘肃、四川、青海与吉林虽然没有越过拐点,但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较好,而海南,贵州的自然保护区面积偏低。  相似文献   
5.
徐丽华  王立本 《山东科学》2007,20(2):72-74,82
选取济南市1994-2003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和人均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分析工业“三废”与人均GDP增长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从模型模拟结果看,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济南市产业结构在十几年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发现济南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总体上符合EKC特征;济南市经济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环境污染物排放量EKC的转折点尚未达到。  相似文献   
6.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分析,提出了下述观点:发展低碳经济是协调经济发展与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途径,其基本目标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碳排放量或者实现经济发展与碳排放的分离。但是,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过程,从长期来看,一般需要依次跨越三大高峰,即能源消费强度或碳排放强度的倒U型曲线高峰、人均能源消费或者碳排放的倒U型曲线高峰以及能源消费总量或者碳排放总量的倒U型曲线高峰。第一个高峰相对容易跨越,而第二、三个高峰则比较困难。这同时也意味着应对气候变化不能完全脱离发展阶段,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重点应有所不同。发达国家应以人均碳排放和碳排放总量减排为重点,而发展中国家则应以降低碳排放强度为目标导向。中国目前虽然已跨越能源消费或碳排放强度高峰,但尚未实现稳定下降。因此,从近中期来看,应该把提高能效和降低碳排放强度作为发展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和政策制度创新力度。  相似文献   
7.
王蓉 《甘肃科技》2016,(24):34-38
自2010年兰州市被科技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以来,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城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状况相互作用的研究方兴未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复杂性要求科学、客观评价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便科学地指导城市建设和环境管理。首先,基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建立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2008-2014年间兰州市的生态环境建设进行了综合评估,结果发现,生态环境指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次,分析了三次产业结构;最后,对选取的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作为模型指标进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模拟,发现随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采用天津市1989—2010年的历史数据,从工业排放物、工业污染源和工业污染负荷3个方面对天津市工业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该市人均GDP与工业"三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14个工业行业中,化工制造业和机械制造业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等标污染负荷值较高,分别为169.30和106.15,这2个行业的COD污染负荷比为48.82%,其废水、COD和氨氮排放量均较大,是对天津市水环境影响较大、需要重点治理的行业.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人均GDP具有一般相关性;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量均与人均GDP存在显著相关性.人均GDP与工业固废产生量之间的三次函数曲线系数R2=0.967 4,但其拟合曲线还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左侧阶段;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拟合曲线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模型,拐点在40 961元,说明工业废气的排放已得到一定控制,开始向良性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难以把握的一个发展难题。国外学者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研究似乎表明:一个国家的环境质量随经济发展水平先抑后扬,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到达某个“拐点”以后,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现以江苏省工业“三废”排放(1994-2011年)为例,引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工业废气和废水的排放总量与人均 GDP 之间呈现“N”型曲线,工业固废与人均 GDP 之间呈现倒“U”型左侧曲线。对此,江苏不能坐等 EKC“拐点”的到来,而是要客观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工业经济提档升级,严格环境监督与管理,改革国民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和政府官员考核制度,实现经济与环境友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广西1982-2008年工业三废排放量数据,构建广西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间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通过对相关影响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广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成因,且提出笔者对于广西经济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