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8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10篇 |
教育与普及 | 1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6篇 |
综合类 | 20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6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5篇 |
2011年 | 2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5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猕猴桃作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早期性别鉴定对于育种和增加其经济价值有着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开发毛花猕猴桃性别相关的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分子标记,以期能在早期鉴定出毛花猕猴桃雌雄植株,提高毛花猕猴桃资源利用率。利用MISA工具从毛花猕猴桃雌雄基因组的29条染色体筛选获得381 250个SSR位点,并对SSR位点的数量与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设计合成150对引物,利用毛花猕猴桃基因组DNA作为模板,采用普通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扩增的方法以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离检测方法筛选出具有性别差异扩增片段的SSR引物。其中序号为Primer000181的引物表现为雄性特异。在毛花猕猴桃5个雄株、2个雌株样本中进行验证,其表现均与前文一致。结果表明利用毛花猕猴桃基因组开发性别鉴定相关SSR分子标记具有可行性,并筛选出1对可以鉴定毛花猕猴桃雌雄植株的引物,能够在毛花猕猴桃生长早期可靠、快速地鉴定其性别。 相似文献
2.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1):43-49
测定了陕南地区主要栽培的猕猴桃品质指标,为陕南地区猕猴桃品种选育、结构调整、品质优化、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以陕南地区主要栽培种植的11种猕猴桃成熟果实为材料,测定果实质量、果型指数、干物质、可溶性固形物、VC、可滴定酸、还原糖和固酸比8个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评价猕猴桃品质。结果表明11种猕猴桃的品质指标差异显著;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其方差贡献率之和为88.47%;可溶性固形物、VC、固酸比、还原糖、可滴定酸、果型指数、单果质量为猕猴桃果实品质主要影响指标;11种猕猴桃品种中,"脐红"的品质得分最高,"金艳"品质得分最低。陕南地区应大力推广种植中华猕猴桃品种"脐红""红阳",适度推广种植美味猕猴桃品种"徐香""翠香"。 相似文献
3.
从野生猕猴桃资源中选育而成的“美味无籽1号”猕猴桃新品系,雌株具有单性结实特性,不需要配雄株授粉,果实无籽,平均单果质量50 g.这一成果填补了国内猕猴桃研究领域内的空缺,打破了园艺界长期存在的“猕猴桃不具有单性结实特性”的传统观念,对猕猴桃无籽机理的探索、猕猴桃无籽新品种的选育和产业化开发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提取猕猴桃体细胞杂种叶片总DNA,PCR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了叶绿体基因组的trnT(UGU)和5'trnL(UAA)外显子之间的a~b间隔区DNA片段和光合系统Ⅱ D1蛋白基因(psbA)片段,以及线粒体基因组的ORF25片段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狗枣猕猴桃(A.kolomikta)与中华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的对称体细胞杂种具有与中华猕猴桃相同的a~b间隔区DNA片段,叶绿体DNA遗传为非随机分离.还讨论了cpDNA遗传与猕猴桃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王大平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6(5):15-17
本实验以美味猕猴桃试管苗为材料,外植体选用离体茎段,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激素组合对猕猴桃愈伤组织诱导及芽分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MS培养基中附加激素2,4-D1.0mg/L+6-BA0.5mg/L有利于愈伤组织诱导,诱导率达86.1%;Ms培养基中附加激素组合NAA0.1mg/L+6-BA1.0mg/L有利于芽分化,芽分化率为75.2%.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猕猴桃相关研究现状及路径变化,利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1992—2021年间发表的猕猴桃相关的3 327篇论文数据,以及CNKI核心期刊1992—2021年间发表的猕猴桃相关的3 462篇文献数据,进行定量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1992—2021年间,猕猴桃领域年发文数量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新西兰和中国的发文量远高于其他国家。分析表明,猕猴桃领域研究集中于脂氧合酶基因表达、酚类化合物、花青素的生物合成、乳胶过敏以及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等方面,当前研究热点在酚类化合物、花青素的生物合成、细菌性溃疡病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猕猴桃单性结实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花开后1-2天和幼果期用NAA,GA3,KT-30和NAA+BA+GA的混合液处理金农,金魁,魁蜜三个猕猴桃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能均诱导单性结实,其中以GA3的效果最好,KT-30次之,NBG混合液最差,在供试三品种中,金魁更易被诱导单性结实。 相似文献
9.
硒肥对猕猴桃含硒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7~ 1998年的试验结果表明 ,给猕猴桃施硒肥能提高果实中有机硒含量 ,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