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就猪“高热病”发生、流行与研究现状进行了简要论述,并结合作者的临床实践与研究提出了几点思考。指出猪“高热病”疫情反映了疫病风险已成为我国养猪业发展之瓶颈,严重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大对新发疫病的研究与监控力度,强化防疫意识,改善养殖环境,控制污染,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4.
在采用描述性流行性学解读《史记·扁鹊传》的基础上,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探讨了《史记》背景资料的真伪和鼠疫流行的可能性。结合鼠疫恶寒发热、消化道与中枢神经系统等症状对中医外感热病学说、脾胃内伤学说与温疫温病等学说的影响,围绕伤寒热病与鼠疫病程的一致性,以及由此抽象而来的六经学说,从疾病流行、象数、复杂性思维路径依赖和知识考古,揭示了疫病流行对早期医学理论、原始宗教与思想文化的影响,提出医源于疫的假说,并就疫病流行与中医教育、中西医结合等问题阐述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42-44
从病因、病理、诊断、治疗、用药等方面总结了侗医对寒热病认识视角与应对方法.认为寒热病是由人体内正邪二气斗争产生的热效应,诊断依照病人寒热的感受并通过看、闻、问、摸、算收集相关信息,治疗依据寒者温之,热者凉之的原则,选用辛味热性药治疗寒病,苦味寒性药治疗热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7.
2006年6月以来,我国部分省市发生猪无名高热病,发现大批猪只死亡,给养猪生产造成严重损失。2007年4月中旬,有关专家学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诊断,诊断该病为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继发细菌感染。2007年7月我市在几个县不同程度发生了该种病例,经组织开展各项综合防控措施,疫情得到了及时扑灭。 相似文献
8.
包明虎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1996,(3)
温热病是一种由温热病邪引起的常见外感疾病.其发病主要由于人体正气不足,防御机能减弱或外邪侵袭人体的力量超越了人体正气抗御能力而引起.本文所介绍的病例都是以辨证施治的理论为依据,以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和审因论治为治则,临床施治只要辨证准确,往往可收桴鼓之效.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