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0篇
教育与普及   17篇
理论与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321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析益阳自然环境的地方经济以及民族建设文化对当地民居的影响,逐步阐述益阳民居特色.  相似文献   
2.
“不丹”在梵语中的含义为“西藏边陲”,又称“雷龙之国”,因此不丹人都坚信自己是龙的传人。布满大街小巷的壁画以及民居的装饰图案,甚至是国旗上,龙的形象无处不在。然而最叫人感到诧异的,也是令人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不丹人对生殖器的崇拜——难以置信的是,不丹人的生殖崇拜竟然可以和严肃的佛教信仰互相结合。对我们而言,这可真是一次文化震荡!  相似文献   
3.
1、委内瑞拉盖套房子仅42分钟:在委内瑞拉的巴伦西亚市有一个独特的住宅区,这儿的房子都是用塑料做的。每套塑料房的使用面积为70平方米,用一台机器生产这套房的墙体只需要42分钟,安装起来也很简单。2、比利时用废弃物盖房子:在布鲁塞尔南部瓦尔地区的"回收屋"建筑园内,有一座看似与普通住房毫无区别的组合建筑它是传统的西方普通民居样式,包括主楼和两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介绍了侗族以及湘西侗族居民的基本特征,然后从民居造型结构的地域表现、民居材料的地域表现以及民居建造与地域民俗表现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湘西侗族民居的地域艺术特色,并结合地域环境、气候环境、生活习俗、生产劳作、居住特征等方面阐述了民居地域艺术特色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新疆于田县地处于古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西汉扦弥国境内,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决定了于田县所处文化圈的复杂性和独特性。不同的宗教、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影响,深深地渗入到当地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中,使当地民居外表虽然质朴无华,却注重实用性以及功能性。通过对新疆于田县的历史沿革、遗址遗迹、宗教信仰、东西方文化融合、本土民间传说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多元文化对于田县民居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当今传统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保护存在的问题现在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的恰恰是历史上遗留下的规模庞大的民居群体,改革开放之后,破坏消失状况更为严重。所以在许多文章中用"手下留情""争分夺秒"、"抢救"、"救救古民居"等激情的字眼来表达危急的心情。造成这种现象有多方面问题。突出表  相似文献   
7.
关丹丹 《江西科学》2011,29(2):248-252
民居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如自然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等.其中对于一些特殊地理形态下的民居,自然因素的影响就更为明显,以烟台养马岛为例,通过对胶东传统民居在山、海、岛的特殊地理形态下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建筑形态的描述,从山地、滨海、岛居3个方面分析自然环境对于民居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客家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体系中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社会、文化是建筑的一个主要形成因素,在一些复杂的建筑现象之后,多有一些复杂的社会、文化因素。文中运用文化人类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分析客家社会、文化与建筑之间的种种关系,试图找出客家建筑文化的基本特征和规律,并着重从客家人的礼制、家族和风水观念三方面,详尽地讨论客家传统聚落、住屋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提出这三大观念是客家建筑文化的主要形成因素。  相似文献   
9.
当前,住宅节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十分重大.文章通过对皖南传统民居建筑与空间的生态适应性分析与研究,从民居建筑单体的空间设计与布局和建筑外部空间环境布局这两大方面分析皖南民居的生态适应性设计,以期对当代建筑绿色建筑、生态建筑的发展提供极有价值的经验和依据,更好服务于人类.  相似文献   
10.
传统民居不仅是建筑文化的珍贵遗产,还凝聚着劳动人民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今天大量存在的传统民居正面临着淘汰和消亡的境地,要使其得到较好的保护,就必须关注传统民居的可居住性问题。为此,在分析浙西传统民居现状的基础上,从气候环境、建筑形态和布局及建筑外围护结构3个影响可居性的因素出发,阐明了各要素对可居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