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4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13篇 |
教育与普及 | 8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4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2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19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13篇 |
2009年 | 17篇 |
2008年 | 26篇 |
2007年 | 26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3篇 |
2004年 | 10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林木直径分布结构转移连续性方程的基础上,进行离散化分析,讨论了林木直径转移参数的性质和辨识方法,该方法对林木生长状态进行预测、预报及林业资源的最优生长控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选题目的]节约木材资源
1.1筷子是人类智慧的发明
筷子是人类饮食文化中极富有中国特色的餐具,是聪明的中国人发明创造的.别小看两根小木棍,用起来得心应手.或许在别的民族还在用手抓食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已发明了筷子.显然筷子是卫生与文明的产物,并随着交流传到了周边各国,成为人们居家过日子的必备之物.
现代人日益频繁的交往与流动,快餐业的兴起,多次使用的筷子是否卫生,一次性筷子带来的资源浪费,成为让人思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5.
干热河谷不同岩土组成坡地的降水入渗与林木生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坡地对降水的入渗能力是决定干热河谷坡地土壤水分条件和林木生长的重要因素, 坡地入渗能力低是造成干热河谷土壤干旱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岩土孔隙状况的差异, 不同岩土组成坡地的入渗能力差异较大. 片岩坡地入渗速率为1.40~8.67 mm/min, 砂砾层坡地为6.33 mm/min, 砾石层坡地为0.69~2.20 mm/min, 轻度侵蚀泥岩坡地为0.6~1.3 mm/min, 强度侵蚀泥岩坡地为0.03~0.63 mm/min. 泥岩坡地土体黏重板结, 入渗能力弱, 天然降水入渗少, 对土壤水分的有效补充较少. 在干旱季节土体极其干旱, 林木生长停止, 甚至受到干旱的生理伤害枯死, 林分生产力低, 极难恢复森林植被. 片岩坡地、砾石层坡地、砂砾层坡地等石质山地土体裂隙发育, 入渗能力强, 天然降水入渗多, 对土体水分的有效补充较多, 在干旱季节岩土深层有少量有效储水供林木吸收利用, 维持其正常生理活动的水分需要, 林木生长较泥岩坡地上的林木生长快, 林分生产力高. 干热河谷的植被恢复应针对不同坡地类型生境的土壤水分条件, 主要依靠优势生活型植物种类, 进行乔-灌-草不同生活型植物类型的合理配置, 建立起植被与生境土壤水分条件的群落生态关系, 方能达到成功的目的. 另一方面, 增加降水入渗的造林整地措施和集流入渗的工程措施是干热河谷植被恢复的主要技术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镇的东西两部生长着臭柏。在臭柏林和沙蒿地里,零星生长着珍稀的长梗扁桃和柳叶鼠李,其控制面积约85Km^2,生长面积约48Km^2。这两种林木,都有很高的环保,科研和经济价值,应当建立科研机构和试验基地,及时抢救,试验培育,并加强管理和保护原有林区,以利陕北乃至全国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医药卫生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8.
司世龙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精选》2011,(7):227-227
随着人类对可持续发展认识的提高,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对林业的主导需求,林业正在由以木材生产为中心转向三大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优先;林业经营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由产业、事业混合经营向分类经营变化。公益林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的公益效能为主体功能。本文结合林木资源特点,探讨了目前我国营林工作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从体系建设、良种推广、引种及新技术应用3个方面介绍了小陇山林木种苗发展现状,并对前阶段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总结归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小陇山林木种苗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出现的偏差,从林木种苗法制化管理、基地建设、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科技支撑等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业造林及其行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建设有利于林木种质资源创新、保护及开发利用等综合交通的发挥。从林业发展战略高度,介绍了黑龙江省林木种质资源现状,建设林木种质资源平台的意义及具体设想,对黑龙江省的林木种质资源的发掘、保护及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