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6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31篇 |
教育与普及 | 14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33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7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11篇 |
2022年 | 11篇 |
2021年 | 24篇 |
2020年 | 14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57篇 |
2013年 | 41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60篇 |
2009年 | 49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31篇 |
2006年 | 34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32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1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22篇 |
1994年 | 19篇 |
1993年 | 13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前的青铜甬道上,记载着这样一桩中华大事:"公元1865年乙丑,清穆宗同治四年.第一个大型近代企业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即今天的江南造船厂)在上海建立."江南制造局是整个晚清时期,清政府先后兴办的40多个兵工厂中最有影响的一个. 相似文献
2.
通过五元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明确了影响洞湖区晚稻生产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播种量(X1),2.1叶期喷施效唑(X4)移栽叶龄(X2),分蘖期施纯氮(X5)等,建立了五元二次目标函数模型,提出了适应洞庭湖区一季晚稻和双季晚稻的五套优化综合配套技术,探讨了二因互对产量影响显著的效互效应。 相似文献
3.
“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如今已成为生活中出现频率颇高的词汇。中国人企图通过科学技术实现富国强兵的梦想始于一个半世纪前的晚清。然而.一场海战彻底埋葬了这一由少数上层官僚发起的“自强运动”(亦称“洋务运动”)。作家钱钢10年前写过一篇报告文学,标题就叫《海葬》。今日回过头来看那段令人心碎的 相似文献
4.
近年获得的古地磁资料表明,华北地块与塔里木地块直至晚二叠世仍未联成一体,而是两个独立的大地构造单元。但二者之间的古边界位置仍然是一个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其原因是用于已往研究的古地磁样品都采自华北地块主体部位或与之相距3300 km以上的塔里木地块西北缘,并未涉及其间的广大地域。 相似文献
5.
一、晚茬小麦的生育特点
1、冬前苗小、苗弱。晚茬小麦由于从播种至越冬前积温低于500℃,主茎叶片少,单株分蘖少,根系发育差,次生根较少。麦田总体表现为苗小、苗弱,与适播小麦相比,整体表现较差。 相似文献
6.
利用流体包裹体信息恢复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天然气气藏气水界面的迁移过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气藏在成藏过程中一个独特的特点是气水过渡带发生过迁移. 应用储层中流体包裹体捕获温度, 结合该盆地沉积-构造史及古地温史, 推算出该气藏在不同时期气水过渡带中包裹体的形成时间, 并在此基础上, 绘制出气水界面迁移的等时线图. 结果表明: 该气藏最早于165 Ma左右(晚侏罗世) 在延安一带聚集成藏, 并由南向北逐渐扩大与推移, 在129 Ma左右基本成型. 在晚白垩世由于盆地整体抬升, 气源补给不足, 气藏气水过渡带向南退缩至现今气水过渡带位置. 相似文献
7.
四川凉桥晚二叠世磁性地层学剖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极性年表的问世使地层对比,尤其是洲际地层对比的精度大大地改善.然而,目前获得普遍接受的极性年表仅限于新生代与晚中生代.中侏罗世之前的极性转换历史,则因缺少大洋磁异常带以资对比而无广泛认同的标准.因此,若建立这一时期的极性年表,大量的洲际对比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8.
尽管深水环流在调节全球气候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对于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水循环在过去的变化目前仍知之甚少.铁锰结壳的Nd同位素已经被证明是一个很好的记录古海洋环流变化的指标.通过研究位于马里亚纳岛弧附近不同水深的两块结壳(MKD13,1530m;MDD53,2700m)的Nd同位素组成演化,并结合对已发表资料的综合分析,获得了对该区中新世以来古洋流演化的初步认识:在中新世,结壳MDD53的Nd同位素组成保持稳定(εNd:ε4.0~ε5.0),且比北太平洋同时期类似水深的结壳贫放射成因Nd,反映了该时间段北太平洋西部深水主要受控于来自南太平洋的贫放射成因Nd的深部西边界流;而浅水结壳MKD13的εNd值在中新世持续升高,是由于印尼海道陆续关闭,贫放射成因Nd的印度洋水体通过该海道流入太平洋浅部的水量陆续减少所致.在上新世,结壳MKD13的εNd值保持不变,说明该时间段岛弧来源Nd的量没有发生变化,并且在早上新世时印尼海道对印度洋-太平洋间浅层海水的流通已经关闭;所以结壳MDD53的εNd值迅速升高,不是由于水体从浅层到深层的垂直输入的变化造成的,而是由于贫放射成因Nd的南大洋深水流入研究区深度范围(~2700m)的流通量从早上新世开始减弱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贵州三叠纪一新鱼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产自黔西南法郎组瓦窑段-长鳍型鱼龙类新属种-周氏黔鱼龙,正型标本为一右侧观的完整个体,最主要的特征是特大的圆形眼眶,极短的颞部和异常明显的吻,以及密集排列的锥状牙齿,头后骨骼的描述主要根据副模标本。该标本清楚地显示了周氏黔鱼龙的背段脊有度隆起,而尾部的下弯程度介于三叠纪与株罗纪属种之间,荐前椎数目不少于42。椎体结构表明至少与茬前椎相连的肋骨为双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周氏黔鱼龙后肢上的股骨,胫骨和 相似文献
10.
东特提斯洋晚中生代—古近纪重大事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特提斯域西藏南部地区发育晚中生代至古近纪的连续海相地层序列,是研究东特提斯演化、印度-亚洲大陆碰撞以及众多的古海洋事件理想的研究地区,是了解晚中生代温室地球不可或缺的重要窗口。主要基于中国西藏南部海相沉积的资料,对近年来东特提斯洋古海洋事件(如大洋缺氧事件、大洋红层、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和重大地质事件(早白垩世印度北缘火山事件、晚白垩世构造抬升事件、印度-亚洲大陆初始碰撞事件、东特提斯海消亡事件等)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指出今后应加强生物-年代地层、短时期环境-气候变化的研究,加强挖掘东特提斯域地域优势的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