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04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37篇 |
教育与普及 | 1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2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95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39篇 |
2014年 | 79篇 |
2013年 | 98篇 |
2012年 | 103篇 |
2011年 | 103篇 |
2010年 | 129篇 |
2009年 | 123篇 |
2008年 | 113篇 |
2007年 | 64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许多神秘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 在《雷雨》里,宇宙如一口残酷的井。落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以逃脱这黑暗的坑…… 《雷雨》是一种情感的憧憬,一种无名的恐惧的表征…… ——曹禺《雷雨》序 相似文献
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周桂瑾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5):4-6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已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文章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为背景,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有教育者、学生、企业。各种主体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学生思想教育中都面临许多困境,需要从政策层面、教育者与企业的沟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方面解决主体的困境。 相似文献
4.
5.
工学结合模式已经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探索方向,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实施工学结合模式教育的主体.就要进行必要的课程教学改革来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大力推进工学结合是新形势下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文中就机电专业在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以及科研孵化、项目驱动两种模式下的运行体系及操作要点作了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作用,也为中职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与思路。但同时一些相应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本文结合实际,分析了工学结合模式下的中职教育的利与弊,对中职教育提出一些新思考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建构工学结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提升、促进专业技能熟练掌握和可持续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积极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要,打破传统育人模式"重理论讲授、轻实践锻练,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的滞后思维定势影响,积极探索创造性高职人才培养之路,努力走出当前高职人才培养发展"高原期",轻松步入快车道的科学有效途径。本文拟以这一理性科学思维为基础,谈谈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9.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工学交替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学交替是高等职业教育一种新的培养模式,即把整个学习过程分为学习和企业工作交替进行的过程。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契机,如何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本文以\"能力本位\"教育思想为指导,以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为研究单元,分析了\"1+1+1\"工学交替模式在高等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情况及其存在的问题,力图探索一种适合酒店管理专业的工学交替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工学结合不仅是高职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更应是一种理念,应贯穿于高职教改的全过程,在教改的四步曲中都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高职教改才能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