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3篇 |
免费 | 40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2篇 |
教育与普及 | 6篇 |
综合类 | 37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3篇 |
2011年 | 14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21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8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15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接头形式对胶接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不同搭接接头形式,胶粘剂毛边和拉伸切强度的测试方法对拉伸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降低应力集中及剥离应力小的接头形式可有效地提高胶接强度。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洞室群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集中效应放大现象的变化规律,本文根据不同的截面形状、不同的水平距离、不同的空间位置,利用3D-Sigma软件设计了4组洞室群模型,第1组包含5个模型,其他组均包含3个模型,以此来模拟后期开挖洞室的不同布置方案对前期洞室的影响规律.通过在拱顶、拱底和左右拱脚等部位设立应力监测点,得到了后期洞室群开挖过程中前期洞室围岩中代表性部位应力值的变化.最后从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开挖过程中随着洞室间距以及后期开挖洞室位置的变化洞室群围岩应力集中情况,得出了洞室群开挖过程中围岩应力集中效应的放大规律.该规律对深部洞室群稳定性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根据板壳理论的分析及采用有限元对多个算例的计算结果,提出平封头与圆柱壳体连接处的应力集中系数可以表示为3个无量纲参量的函数,并绘出相应曲线,可供设计参考.按照应力分类的观点,该处应力为一次应力与二次应力之和,应控制在3(σ)以下. 相似文献
6.
应用FTIR,DSC,DMA技术,从高聚物具有结构多重性和形变不均一性出发,定性地探讨了HDPE的ESC开裂机理。在应力作用下HDPE的形变不均一性所形成的微裂纹,就成为具有各自不同利害程度的自然内存缺陷,从而活性介质获得了渗透到HDPE内部的机会,使HDPE表面能下降,导致应力集中链的滑脱和解缠,当滑脱和解缠的分子链积累到某临界值时,便呈现了宏观脆性开裂。并根据HDPE的ESC开裂机理,提出了改善HDPE的ESCR性能的途径。HDPE的ESCR性能的提高取决于对其影响因素的最佳利用。 相似文献
7.
切口类缺陷是造成构件断裂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断裂设计的核心内容。文中提出了同环向切口相适应的二次曲面坐标,利用Galerkin位移函数的演变形式导出了具有环向切口圆柱形杆的应力和位移分量。通过选取适当的位移函数,可以解决具有环向切口圆柱形杆的各种问题,从而为该类构件的安全设计和断裂设计提供依据,作为算例,还求解了具有环向切口圆柱形杆的扭转问题。 相似文献
8.
王建华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22(3):16-22
基于Zienkiewicz-Zhu误差估计方法,自适应策略以及分子表结构,研制出功能强大的自适应多重网格有限元程序。该程序可对任意曲线组成的计算区域进行全局与局部加密。以应力集中问题为例,展示了自适应多重网格有限元的主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误差枯计方法,自适应策略对线弹性问题的有效的,自适应多重网格有限元求解应力集中问题具有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10.
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有限元计算和光弹模拟方法对影响巷道自稳结构形状的因素进行了探计,分析了埋深、侧压秒数、巷道形状及裂隙等因素的变化对集中应力圈的作用,为合理选择巷道支护手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