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90篇
  免费   2839篇
  国内免费   1489篇
系统科学   2595篇
丛书文集   1493篇
教育与普及   452篇
理论与方法论   245篇
现状及发展   217篇
研究方法   2篇
综合类   31814篇
  2025年   327篇
  2024年   599篇
  2023年   882篇
  2022年   964篇
  2021年   1112篇
  2020年   1095篇
  2019年   791篇
  2018年   440篇
  2017年   636篇
  2016年   694篇
  2015年   1089篇
  2014年   1952篇
  2013年   1917篇
  2012年   2113篇
  2011年   2288篇
  2010年   2260篇
  2009年   2308篇
  2008年   2344篇
  2007年   2021篇
  2006年   1503篇
  2005年   1240篇
  2004年   1051篇
  2003年   997篇
  2002年   866篇
  2001年   903篇
  2000年   717篇
  1999年   598篇
  1998年   580篇
  1997年   474篇
  1996年   351篇
  1995年   306篇
  1994年   205篇
  1993年   207篇
  1992年   283篇
  1991年   194篇
  1990年   154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94篇
  1987年   5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 当今世界,科技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已成为决定性因素,而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是实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同时,科技成果转化也是科技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归宿.长期以来,安徽省的产业分工基本上是由自然资源基础决定的,逐步形成了资源导向型的产业结构.这种产业结构,一方面使安徽省在全国基础产业布局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在短缺经济条件下使我们获得过一些较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决定了安徽省的产业结构长期处于一种高消耗、低效益的状态.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安徽省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了一批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兴产业和产品,产业结构开始由资源导向型为主向市场和技术导向型为主转变.但从总体上看,安徽省还没有形成技术导向占主体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2.
《科技与经济》2002,15(4):48-48,F003
  相似文献   
3.
4.
5.
学习和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学技术创新型城市的实施意见》,结合翔安实际,提高全社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翔安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区委提出未来五年本区从传统的农业区向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新兴工业区转变。力争2010年,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使翔安发展成为厦门市一个重要经济增长极.成为海峡西岸最大的光电子产业基地。  相似文献   
6.
7.
崔雅莉 《吉安师专学报》1993,(1):104-108,103
加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是加强高校管理,整顿高校秩序,优化高校育人环境的重要工作。而做好学生宿舍管理中的育人工作,则是加强高校学生宿舍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就高校学生宿舍管理中的育人问题,谈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南京电子工业发展战略研究范汾涤,沐志成,徐士钰,许金龙,张文炽一、南京电子工业发展现状南京素以“电子城”著称。作为南京的一大优势,其生产规模、产品水平、科技开发能力均在全国居领先地位。以1992年为例,在全国37个中心城市(不包括3个直辖市)中,南京...  相似文献   
9.
10.
蔡谋 《厦门科技》2007,(2):39-43
在当今知识经济和信息化年代.人才的战略意义及其深远影响愈加显现。无论是知识创新、理论突破、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无一不是以人才为载体.国无人才无以立国,国无强才无以强国。人才既是第一资源.又是富民强国的重要保证。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才。于是全国各地乃至国际间抢夺人才的现象越演越烈.可以说到了白热化程度。纵观国内人才争夺。其主要精力多是放在提供优厚物质条件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