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4篇
丛书文集   2篇
教育与普及   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0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利用测井信息探测方法,对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系上部岩溶体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奥陶系上部岩溶体系在纵向上可分为上下两带;其中上带为垂直渗滤岩溶带,以溶孔、溶缝、落水洞和角砾岩为特征;下带为水平潜流岩溶带,以地下溶洞和暗河、再沉积砂岩和泥岩以及垮塌角砾岩为特征。运用双侧向测井、自然伽玛测井、高分辨率地层倾角测井、声波全波测井、井径测井、补偿密度测井、补偿中子测井以及井下声波电视测井等方法。对研究区内岩溶体系进行了探测,得到了该地区岩溶体系的测井响应特征资料。  相似文献   
3.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主要经历了加里东中期及海西早期岩溶作用。前人认为,桑塔木组泥岩隔水层控制了海西早期岩溶的分布范围:北部的桑塔木组缺失区是海西早期岩溶的发育区,并对先期的加里东中期岩溶产物加以全面改造;而南部的桑塔木组覆盖区则仅保留了加里东中期岩溶。通过岩石学、沉积学、地球化学及地震学等研究表明,海西早期岩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突破桑塔木组的限制。桑塔木组的覆盖仅仅改变了海西早期岩溶作用的形式,即由裸露风化壳型岩溶转变为覆盖承压型岩溶。指出了与主体区相连的断裂带才是岩溶—缝洞型储层的发育区带,而孤立的、不与主体区相连的断裂带,则岩溶作用不发育。该岩溶作用的发现,对于在塔河油田南部、西部桑塔木组覆盖区寻找岩溶缝洞型储层发育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乌当地区奥陶系湄潭组的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阳市乌当地区处于黔北早古生代沉积区及黔南晚古生代地层沉积区交界处,具有独特的地质及地层发育特征,其中奥陶系湄潭组地层发育,但研究程度不高。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作者等测制了6条湄潭组地层剖面,对该组的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进行研究,并与黔北地区的湄潭组、大湾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乌当地区的湄潭组特别是上段明显有别于黔北地区标准的湄潭组上段及大湾组,建议用湄潭组上段来表示该段地层。乌当湄潭组的笔石地层研究较好,可建5个笔石带及一个层位;本文把中奥陶统底界暂放在湄潭组上段底部硅质岩之下,说明湄潭组是一个跨时的岩石地层单元。乌当地区是贵州大学等高校的地质实习基地,湄潭组的地层学研究不仅具有学术意义,也有助于实习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5.
根据野外剖面观察和室内薄片鉴定,鲁西隆起区岩石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岩,包括白云岩、石灰岩及其过渡类型,其次为蒸发岩和膏溶角砾岩。研究区经历了多期次、多类型的成岩作用。储层储集空间主要包括晶间孔、粒间和粒内溶孔、残余粒内孔和粒间孔、铸模孔、溶洞和裂缝。结合研究区地质背景、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分析,将该区成岩环境划分为海水成岩环境、表生成岩环境和埋藏成岩环境。其中:表生成岩环境中发育的溶蚀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海水成岩环境和中埋藏成岩环境中发育的白云石化作用对储层也起到了积极作用;而埋藏成岩环境中发育的胶结作用是造成储层物性变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扩大塔河油田主体,在塔河外围建立一个新的建产阵地,对于奇西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应用振幅变化率技术、精细相干体技术、趋势面分析、模型正演等技术,深入研究该区储层发育模式,盖层条件及储盖组合,精确描述油气藏成藏机制。并通过分析塔河主体已发现岩溶圈闭的测井、地震资料的地球物理响应,总结发现地震串珠状反射、岩溶残丘高为油气成藏有利区带。据此,在塔河于奇西地区识别描述了三级圈闭18个,合计面积298.3km2。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枣庄渴口水源地奥陶系灰岩区边界条件、地下水位、地表水流量实际查勘、测量和水文地质参数、入渗补给量计算,分析了奥陶系灰岩区最大储水量,为水资源的配置、利用,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10):64-65
塔中隆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中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是一个继承性古隆起,在构造沉积演化与碳酸盐岩台地建造过程中,发育了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集体、志留-石炭系碎屑岩储集体,并构成10套有效储盖组合,同时,塔中隆起为证实生烃坳陷所环抱,油气成藏地质条件优越,是寻找大油气田的重要领域.自1989年塔中1井寒武系白云岩获高产油气流以来,先后率先发现了我国大漠腹地石炭系砂岩油田--塔中4油田、上奥陶统礁滩复合体大型凝析气田--塔中Ⅰ号礁滩复合体凝析气田.  相似文献   
9.
将岩溶地质学与地质地球物理资料相结合,对塔河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岩溶斜坡分水岭的组成和缝洞结构进行解剖.在岩溶水系划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S48和S74分水岭的结构组成和缝洞发育特征,剖析出断块石林、断槽溶谷和断坡溶丘3个组成部分.结果表明:岩溶期走滑挤压背景下发育的正花状构造(地貌高带)起着分水岭作用,将塔北岩溶斜坡划分...  相似文献   
10.
南堡滩海潜山油藏储集空间类型厘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钻井、测井、录井、岩心描述和化验分析资料,认识到潜山储层主要发育在深水碳酸盐岩开阔台地、局限台地环境,岩性单一,以泥晶灰岩为主.由于缺乏抗压的颗粒组分,压实甚至压溶导致原始粒间孔隙损失殆尽.后期破裂作用和古岩溶作用对储层孔隙发育起决定性作用,形成以裂缝+溶蚀孔洞为主的储集空间.荧光薄片含油显示特征、泥浆漏失、钻井放空、岩心与成像缝洞显示进一步表明有效储集空间主要为裂缝与溶蚀孔洞.相比之下,白云石化作用程度有限,其形成的晶间孔隙仅占次要地位.潜山油井普遍高产、稳产,是裂缝与溶蚀孔洞型储集空间的间接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