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通过研究创新型城市建设成功案例,分析了由城市创新形成创新型城市的条件及各形成阶段特征,提出了只有具备了创新要素聚集、创新能力提高、j创新体制完善和创新文化浓厚等条件才能成为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2.
界定了数字基础设施的概念,并通过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与城市技术创新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城市数字基础设施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我国287个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对城市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是指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综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城市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活动正常运行的物质工程设施和公共服务系统;中国数字基础设施水平整体呈现东部沿海城市及省会城市发展领先的态势;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对中国城市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规模和政府支持对城市技术创新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成渝都市经济圈在西部地区的经济地位举足轻重,然而同全国相比其城市竞争力明显不足 如何提高城市竞争力密切关系到西部的城市现代化、西部大开发的成效以及中国西部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本文从倪鹏飞城市竞争力模型出发,通过各项宏观及微观指标的分析,提出以城市创新来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构想 城市创新钻石结构图有效地表达了城市创新子系统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出具体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基于2005—2014年长三角26个市的统计数据,建立空间杜宾模型,运用matlab研究外部性,创意产业集群对城市创新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与技术外部性不仅有效推动该市的创新,还存在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邻近城市的创新。创意产业集群对本市创新直接效应为正,对相邻城市创新间接效应为负。长三角各市之间存在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城市创新互动明显,这为长三角地区合理利用外部性与创意产业集群大力提升城市创新水平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北京现代化进程评价研究课题组 《科技智囊》2007,(10):56-58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时代,对科技尤其是高科技的作用无论怎样评估都不为过。可以说,科技是直接影响城市创新的决定性因素。综观人类的现代史,可以清楚看出,每一次大的科学革命,必然会引起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再导致产业革命,而且这些变革所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 相似文献
6.
促进人口红利向人力资本红利转变是深入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基础。基于2004—2019年我国285个城市面板数据测算人力资本空间错配指数,考察我国市域人力资本空间配置状况,并结合空间杜宾模型探讨其对城市创新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仍存在人力资本空间错配问题,其中东部地区配置不足,中部、西部地区配置过度。总体来看,人力资本空间错配与城市创新水平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从溢出视角看,相比于本地人力资本空间配置状况,我国城市创新水平受邻近地区的影响更大;该溢出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即东部、中部地区为“倒U型”,西部地区显著为负。因此,优化人力资本空间配置,畅通地区间经济循环,能更好地推动创新和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