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81篇 |
免费 | 73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15篇 |
教育与普及 | 1篇 |
现状及发展 | 3篇 |
综合类 | 430篇 |
出版年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25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33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27篇 |
2009年 | 21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23篇 |
2006年 | 23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一个扭型、变截面旋转叶片为研究对象,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采用变厚度的壳单元建立了叶片的有限元模型,并与实体单元进行对比;通过二者的固有频率和振型来验证本建模方法的准确性.随后分析了在离心刚化、旋转软化效应和科氏力共同作用下,径向连接刚度对叶片动频特性的影响,以及在离心力和气动力共同作用下径向连接刚度对叶片幅频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小的径向刚度会产生刚体振型,且响应主要集中在低频段;中等径向刚度会产生一些耦合振型,响应集中在高频段;大的径向刚度接近固支情况,响应幅值较前二者小.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制造装备智能化发展对测振传感器的需求,针对常见加速度传感器在性能、成本和微型化上的不足,研制了一种基于微机电系统技术的多梁结构压阻式加速度传感器.通过将2根短小敏感梁引入传统双桥结构的方式,在提升固有频率的同时,保证了传感器仍具有较高的测量灵敏度.利用敏感梁上的最大应力和结构固有频率相乘的结果作为性能评价标准,结合梁变形理论和实际工艺条件确定了传感器的结构尺寸.采用硅材料刻蚀、硼离子注入、溅射金属铝及阳极键合等工艺,制作了传感器芯片.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加速度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不同频率下的加速度信号,在每g下的灵敏度达到了0.544 mV,满量程精度达到了1.76%,固有频率达到了13.61 kHz,相对于双桥结构传感器,其综合性能提升了近85%. 相似文献
3.
转子叶片在声波激振作用下的谐响应数值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有限元理论的预应力谐响应分析方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转子叶片进行数值仿真分析,探讨当激振声频一定时,声强与转子叶片应力响应之间的关系曲线,以及当声强一定时,激振声频与叶片应力响应之间的关系曲线。通过谐响应数值仿真分析可知,当作用在转子叶片上的声强到达150dB,且声波激振频率在750Hz左右时,转子叶片产生明显的共振现象,叶片的应力明显增大。在设计转子叶片的工况时,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在此处产生共振,提高转子叶片寿命,以及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了实现对低速风洞强迫振荡试验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的精确控制,需要建立精确的动力学模型,分析系统的振动特性,避免共振.首先,提出适合低速风洞绳牵引并联支撑系统的线性弹簧理论,应用动力学分析软件 ADAMS搭建动力学三维模型;其次,通过对系统进行振动分析,得到系统固有频率满足强迫振荡试验要求的弹簧参数;然后,对系统进行受迫振动分析,结果表明系统符合振动规律,验证了系统建模的正确性;最后,将每根绳索离散为10段线性单元,并对系统进行模态分析,发现离散前后系统的固有频率值相近似,且满足强迫振荡试验要求,说明采用线性弹簧理论建立绳索动力学模型是可行的,为了简化建模,无需将绳索离散化. 相似文献
6.
7.
振动按激励类型分为自由振动、强迫振动、自激振动和参数振动。目前固有频率测量的两种方法:敲击法和扫频法分别基于自由振动和强迫振动的原理。提出基于自激振动的原理测量圆柱壳的固有频率与模态的方法。此处的自激振动是基于电信号反馈激励,从而导致圆柱壳的自激振动;而非普遍被研究的摩擦导致的自激振动或线的风激振。将其命名为电反馈自激振动法,通过该方法对一个圆柱不锈钢钢管的模态与响应幅度-激励频率曲线的测量。与敲击法、扫频法和ANSYS仿真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该方法测量固有频率及模态的可行性;并得到自激振动时的振型分布及稳定激振的频率与传感器的位置有关的结论。该方法相比敲击法和扫频法具有测量设备简单、测量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利用模态分析中多点激振单点测响应的试验理论,提出搅拌桨的模态测试方法。对四斜叶搅拌桨进行了试验测试,并将所得测试数据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空气弹簧隔振器的力学模型,导出了固有频率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分析了影响固有频率的各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约束角度、相对阻尼系数及容积比等影响固有频率值;提高约束角度、增大气室容积和降低相对阻尼系数,可以改善空气弹簧隔振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研究弹性梁受负载变化时机械波传播机理及实验分析 ,提出利用稳态正弦波和瞬态激振方法测取弹性梁的动态特性参数 ,依据振动频率变化情况来进行料位高度测量的方法 ,并设计了一种单片机智能料位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