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系统科学   17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56篇
  2025年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为了充分利用阳光和土地,往往在一块地里种上几种作物。然而,如果忽视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会事与愿违。其结果不是一方受害,就是两败俱伤。因此,我们应合理搭配,充分利用植物之间的微妙关系,提高作物产量。合理调节植物种间竞争夺高产自然界对同一环境内生长的动植物所提供的生活条件(包括空间)是有限的,生长在一起的植物,特别是不同种植物,对自然条件的利用和竞争是很激烈的。凡吸收能力强,生长迅速,光合效率高,抗逆能力强的植物种,会在竞争中占优势。而那些生命力较弱的种则受到抑制,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树移栽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园林绿化中.但因树木在移栽时根系受到较大的损伤,定植后吸收能力大大降低,树体常会供水不足,水分代谢失去平衡,造成地上、地下部分生理机能失调,树干上隐芽及不定芽难以萌发,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3.
《河南科技》2008,(9):22-22
秋季地温逐渐下降,蔬菜根系老化严重,吸收能力减弱,而秋延迟蔬菜正处于生长旺盛期,很容易发生缺钙,造成番茄脐腐病、大白菜干烧心病等。蔬菜缺钙的一般症状为植株新生部位(如顶芽、根毛)生育停滞、萎缩死亡,新叶粘连,展开的新叶常焦边,残缺不全,果实顶端易出现凹陷,出现黑褐色而坏死。  相似文献   
4.
区域内从外部吸收知识能力到最终形成技术研发能力进而形成区域创新能力。人力资源作为知识吸收、转化的载体,是创新资源中最重要的因素。区域创新吸收能力与区域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在繁荣或落后地区人力资源的配置对创新效果有不同的影响。为证明人力资源区域特征、吸收能力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数据调研分析,证明其正确性,并为决策者进行资源配置提供了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我国省级地区FDI吸收能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构建省级地区FDI吸收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结合2005年的数据,对我国31个省级地区FDI吸收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实证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各省的FDI吸收能力普遍强于中西部地区.通过探究中部六省FDI吸收能力弱势背后的原因,本文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过去,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强调和重视教师的教法,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法与吸收能力。现在,“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教学理论界的共识,正如培根所说:关于方法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教师只有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笔者白去年接手初一语文教学以来,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积极探索新编语文教材的教法、学法,在阅读教学方面略有收获。现就初一语文阅读教学的学习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7.
吸收能力与竞争企业研发投资及方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军果  任浩 《系统工程》2007,25(4):64-68
竞争企业间的R&D联盟已经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策略.为了揭示联盟内竞争企业在吸收能力、研发方式、研发投资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三阶段博弈模型.首先企业选择R&D方式;然后,企业决定他们的R&D支出;最后,企业在市场上进行古诺产量竞争.分析了竞争企业间吸收能力与企业R&D方式、R&D投资之间的交互作用,以及这种交互作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竞争的企业倾向于采用某种非专有的R&D方式以实现企业之间知识的流动,这种知识的流动有助于竞争企业双方利润的提高.企业通过R&D方式专有性的选择,使企业摆脱过分投资和投资不足的囚徒困境.  相似文献   
8.
以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研发项目为例,采用DEA-Tobit两步法对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论表明:产学研合作创新效率整体偏低,主要原因是纯技术效率偏低;外部知识获取与政府研发资助对创新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企业吸收能力的作用不显著。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吸收能力是外部学习和创新溢出发生的重要前提.本文将区域吸收能力在企业微观层面作为一个多维度变量,分解为人力资本、研究开发(R&D)活动和产品技术3个维度,探讨吸收能力中的构成要素对于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特定学习行为特征的影响.对珠江三角洲电子产业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利用社会临近性和组织临近性进行外部学习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电子行业高技术产品的生产领域,并且首席执行官(CEO)能力是企业利用与母公司和国外客户的组织临近性进行学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钙基吸收剂是CO2捕集技术中常用的吸收剂,但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天然钙基吸收剂循环反应特性下降明显.采用葡萄糖酸钙(Ca(C6H11O7)2)与葡萄糖酸镁(C12H22MgO14)及L-乳酸铝([CH3CH(OH)COO]3Al)作为前驱物,通过湿法混合的方法处理,制得了5种新型钙基吸收剂,试验研究了其吸收CO2的循环吸收能力及循环稳定性,分析了吸收剂组分、煅烧温度、煅烧气氛等条件对新型吸收剂循环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选用此前驱物制备的吸收剂,其循环反应特性明显高于传统的钙基吸收剂;其中,CaO/MgO(75wt%/25wt%)吸收剂具有最好的循环吸收能力,CaO/Ca9Al6O18(75wt%/wt25%)吸收剂具有最好的循环稳定性.通过研究煅烧条件对这两种吸收剂循环反应特性的影响,得到:850℃时,吸收剂表现出最佳的反应特性,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吸收剂的循环吸收能力有所下降;煅烧气氛对吸收剂循环吸收特性的影响与煅烧温度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