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系统科学   2篇
理论与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资源基础观,构建社会资本、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模型,通过对京津冀211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运用结构方程(SEM)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动态能力和市场动态能力在结构维度、认知维度对创新绩效影响中扮演着完全中介的作用;在关系维度对创新绩效影响中扮演部分中介作用。因此,企业增加社会资本存量的同时,要加强内部技术动态能力和市场动态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2.
动态能力理论的演进与发展: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能力理论这一前沿理论经过近15年的研究,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但是动态能力理论尚未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这一曾被寄予厚望的新兴理论,由于还存在着基本概念内涵方面的纷争,致使其系统的理论研究尚未能取得如期进展。通过对动态能力理论的综述,旨在梳理研究成果,前瞻未来研究方向,推动动态能力理论的科学整合和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竞争优势:基于动态能力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动态竞争环境下,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本范式是可持续地获取一系列短暂的竞争优势,绝对意义上的可持续竞争优势是不存在的;动态能力是企业的关键决策者(或基于良好的制度设计而产生的继任者)有目的地整合企业资源基础的一贯的能力;具有很强动态能力的企业,也就是那些企业的关键决策者(或基于良好的制度设计而产生的继任者)一贯地具有很强的感知塑造能力、学习吸收能力以及整合重构能力的企业,才能够在动态多变的环境下赢得一系列短暂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保持企业的基业长青。  相似文献   
4.
企业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概念界定入手,明确动态能力和创新绩效的构成维度,结合资源位势、市场感知能力、整合重构能力、学习吸收能力、网络协作能力和创新绩效的作用关系提出研究假设;结构方程模型计算,验证了动态能力对创新绩效正向作用的假设;最后,从资源位势提升、感知力增强、整合能力优化、学习吸收力改善、外部网络联系五方面提出提升动态能力改善创新绩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和价值链理论,通过跨案例研究新冠疫情下格力、比亚迪、中石化、爹地宝贝、三枪集团和宇通集团等6家成功转产应急医疗防护品的企业,揭示疫情等应急背景下制造企业成功转产的决定因素,为更多的制造企业在应急背景下实现成功转产提供理论指导.根据企业在转产时原有产业与所转产产业的相关性,将其分为跨界转产和相关转产两类.研究表明:无论是跨界转产还是相关转产,企业的动态能力都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推动企业跨界转产的动态能力主要有洞察能力、学习能力、资源组合能力;推动企业相关转产的动态能力主要有洞察能力、学习能力、资源重构能力.  相似文献   
6.
现有研究多集中于从“供给侧”剖析数据赋能通过技术支撑对制造业服务转型的影响,但赋能后的企业能否获得施展机会则依赖于同被赋能的其他主体为焦点企业塑造的市场环境;同时,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多样性实践则表明,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还依赖于相关因素对数据赋能与制造企业服务化两者关系的影响。面向不同情境下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差异化实践,纳入数据赋能通过市场需求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化的驱动途径,以动态能力与市场环境两者适应性匹配为核心动力,分别借助内在机制捕捉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不变性和外在机制捕捉相关因素塑造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差异性,构建内在、外在机制交互影响制造企业服务化的理论框架。运用质性研究的扎根理论方法,选取3家制造企业进行案例研究,探讨了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机理。研究发现:内在机制“数据赋能-动态能力与市场环境适应性匹配-服务化”刻画了数据赋能与制造企业服务化两者关系的不变性;外在机制“企业家精神-数智型服务化战略导向-服务试错-动态能力与市场环境适应性匹配-服务化”则捕捉了数据赋能与制造企业服务化两者关系的情境依赖性;借助于典范模型所涉及到的范畴,服务资源重组、数智型服务化战略导向、服务试错是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关键环节。本研究扩展了数据赋能同时通过企业动态能力与市场环境两条途径影响两者匹配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的作用机理,利用内在机制/外在机制协调了数据赋能驱动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关系不变性与实践多样性之间的张力,为制造企业服务化提供了管理框架和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7.
动态能力理论是近年来战略管理界兴起的前沿理论,但至今还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本文对其思想渊源、理论基础、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并提出了基于理论整合的动态能力分析框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提升知识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问题.由此引发了对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的三个主导变量组织的技术能力及知识存量、组织结构和市场结构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过程中辩证关系的研究.本文以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动态能力为基础,建构了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发展模型,运用自组织理论,研究了三个主导变量对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的相互关系,分析这种关系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的影响作用.进而提出了提高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环境变化的加剧,知识管理仅仅强调知识获取很难赢得竞争优势,必须强化知识创新才能创造动态能力和竞争优势。然而,由于学术研究的分异,目前对知识创新、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的研究还处在割裂状态,对于它们之间的关系缺少深入的研究,影响了企业知识创新的积极性。为此,本文在全面回顾与评介知识创新的概念界定与战略价值基础上,通过构建整合模型深入探讨知识创新、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内在逻辑与关系结构,并提出强化知识创新、培育动态能力、创造竞争优势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动态能力的技术内涵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资源学派、核心能力学派的主要观点作了介绍,指出这两大学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就动态能力的主要观点作了介绍,指出在多变的技术环境下,能力的培育和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动态能力理论的基础就是一个能力随技术范式、技术轨道迁移过程中不断培育、更新和技术学习的过程.文中对动态能力的技术内涵作了解析,针对如何建立动态能力,提出应加强企业的技术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