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6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11篇 |
丛书文集 | 7篇 |
教育与普及 | 10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7篇 |
现状及发展 | 2篇 |
综合类 | 24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5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6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14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24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17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法官的准入条件,引入遴选竞争机制,加强法官的职能分工和继续教育,为法官提供充分的保障措施,提高法官的社会地位,加强法官的独立性,避免行政、社会和个人等因素的干扰。强调法院自治,使之依法独立地行使审判权,加强监督力度,保证司法公正,加强法官队伍的梯队建设,吸收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2.
世界高科技及其产业发展对国际产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中国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深远意义的影响.为发展我国高科技及其产业,加速推进与国际经济技术的合作,建立适应国际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科技及其产业体系,必须对世界高科技及其产业的现状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高科技及其产业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科技与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象征.因此,对高科技及其产业发展与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关系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本研究旨在以定量的马克思生产函数体系包括劳动价值理论方程与剩余价值理论方程,借鉴牛顿力学原理,尝试建立马克思关于生产力的数理解析模型;运用变分法解析生产力发展之最优路径。马克思关于两大部类生产有计划按比例的条件,既有静态的关联、又是动态的均衡。生产力发展的本质是基于分工深化的生产迂回度增加,资本有机构成水平不断下降,核心是可变资本即人力资本的持续深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方程与社会生产率根据前期研究结果 1建立的马克思价值理论函数体系: 相似文献
4.
海峡两岸在产业发展上的优势互补性,为两岸经济的相互依存、产业的合理布局与分工、经济的共荣共生创造了合作空间。提高海峡两岸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产业关联度的迫切需求,以及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产业联系不够、产业转移受阻、产业升级低效等现实困境,客观上都要求加强海峡两岸的产业分工、产业合作与结构优化,由此形成海峡两岸双赢的产业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5.
对农户生产职能与经营职能分工的超边际分析——对农业产业化的新兴古典范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报酬递增为前提,刻画农户生产职能与经营职能专业化的分工经济,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求解农户职能分工的一般均衡结构,认为农户职能专业化产生的分工经济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动力,降低交易费用是农业产业化兴起的基本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空分工艺中循环水泵电控系统的改造,将其联锁部分的继电器控制改为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简化了控制接线,便于故障的判断与查找。 相似文献
7.
8.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愿意走出家庭,和男性一样进入社会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在这种形势下,中日两国女性尤其是已婚女性的工作状况却有着显著的区别。简言之,大多数中国女性结婚后继续从事工作,工作家庭两不误,也就是实现了“两立”。而日本大多数女性结婚后便辞去工作成为“专业主妇”,没能够实现“两立”。本文从历史、传统意识、法律等方面简单分析了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资本主义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形成了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发达工业国与初级产品生产国之间的国际分工。马克思不仅从生产力方面科学地分析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性,而且从生产关系方面提示了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性质和特征。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资本主义国际分工的强制和剥削性质的理论,我国作为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参与和利用国际分工,大力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事业,在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中存在着相互需要、相互依存,促进双方经济发展的内容。调整和优化出口产业与产品结构,主要依据我国的供给结构和国际需求结构,即既要从我国所具备的生产要素禀赋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出发,又要考虑到国际市场的需求及其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