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美国构建军民技术融合系统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民用技术和军事技术之间的界线越来越模糊,民用领域的高新技术基本上都可以用于军事目的,而高新技术中的信息技术更是具有高度的军民两用性,军民技术融合发展对促进我国战略性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将为武器装备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据报道,美国商务部和国防部同时列出的关键技术中,有80%是相通的,而俄罗斯的这一比例也达到了70%以上。据国外专家估计,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家战略层面的政策取向和工作方针,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军民融合、军民一体化四个术语的相同点都是追求军民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区别是所处的角度不同,需在一定的条件下推行,是国家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不同发展阶段的产物,是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形式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校作为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主动顺应“军民融合”大势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实现国家安全和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北京科技大学弱磁检测及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明确军民融合的建设目标和科研方向,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性地服务国防建设,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时代的大潮将协同创新推向新的前沿和高峰。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依托军民融合产业集群推动范围更广、程度更深的协同创新,是提高我国国防科技创新能力的新思考,体现了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本质,也是新时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重要切入点。通过梳理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的理论源泉和研究文献,提出了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四位一体”的概念框架和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6.
随着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战略及相关体制机制的完善,军民融合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必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西部地区军民融合的区域经济效应主要有:可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能推动西部地区军民融合创新系统的构建和区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加速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有助于形成具有军工特征的新技术产业集群和支柱产业,有力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7.
8.
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义,是加快形成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高质量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依据新时代军民科技协同创新的深刻内涵和主要表现,探讨了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质量水平的评价内容,构建了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质量水平的测度指标体系,运用基于主客观赋权的BP神经网络模型对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质量水平的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升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质量水平,需着力构建军民一体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制定军民一体化科技创新规划计划、实施军民一体化科技创新政策法规、搭建军民一体化科技创新平台体系、激发军民一体化科技创新动力活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十二五”规划纲要将“军民融合”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探索军民融合背景下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科技创新服务的综合优势,是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层次满足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的必然选择.但体制壁垒、知识产权归属、安全保密、税收优惠等问题阻碍着大学科技园军民融合模式发展.建议从拓展战略定位、构建科学模式和完善体制机制等方面,为推进大学科技园军民融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