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5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4篇
系统科学   33篇
丛书文集   44篇
教育与普及   54篇
理论与方法论   17篇
现状及发展   5篇
综合类   1461篇
  2025年   9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5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我国进出口贸易经历了1994年汇率体制并轨至2001年加入WTO等重大事件,发生结构变化的可能性较大.本文构造断点内生的检验模型并通过仿真产生检验统计量的临界值,检验1981至200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月度数据序列结构变化、讨论国际贸易环境和贸易政策变化对我国进出口贸易额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口序列并没有发现结构断点;出口额序列是分断趋势平稳的,比较集中的结构变化断点发生在2001年中期,其它断点分别发生在1994年2月、96年7月和97年11月;它们与相关的重大事件对应.结果说明我国出口贸易是由国际贸易环境决定的内生增长过程;而贸易政策对进口贸易有持续性影响,即进口贸易是外生增长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了复杂系统综合集成的一种新的方法--知识封装及其在知识封装上建立知识型复杂系统的过程, 探讨了知识在复杂系统中的作用及其介入的深度。采用知识封装后, 无法符号化的问题求解模块可以统一在知识系统的框架下进行处理。最后通过两个示例来说明如何对问题求解模块进行知识封装。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烟蚜茧蜂内生细菌[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 sibiricum)、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黄色菌落和白色菌落)]对烟草尖孢镰刀菌和青枯菌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固体琼脂法,分别测定了该4种内生细菌对此2种病原生长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短小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黄色菌落)对烟草尖孢镰刀菌抑制作用不显著。微小杆菌对烟草尖孢镰刀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浓度为7.0×10~6 cfu·mL-1时对烟草尖孢镰刀菌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抑制率为28.27%;浓度为7.0×10~4 cfu·mL-1时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抑制率为-15.81%;其它浓度对烟草尖孢镰刀菌的抑制率在-2.89%~21.73%;浓度为7.0×10~5 cfu·mL-1处理7和14 d后其对烟草尖孢镰刀菌根腐病防效均最好,分别为32.21%和27.56%。蜡质芽孢杆菌(白色菌落)对烟草尖孢镰刀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升高,该菌落直径逐渐减小,其抑制率逐渐增强;浓度为3.4×10~7 cfu·mL-1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抑制率为21.74%;其它浓度的抑制率在9.57%~17.39%。4种内生细菌对烟草青枯菌的抑制作用均有显著影响。短小芽孢杆菌和蜡质芽孢杆菌(白色菌落)处理12 h时,浓度分别为6.9×10~6和3.4×10~5 cfu·mL-1时对烟草青枯菌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抑菌圈直径分别达2.02和2.22 mm;而微小杆菌和蜡质芽胞杆菌(黄色菌落)处理24 h时,浓度分别为7.0×10~3、1.5×10~8 cfu·mL-1时对烟草青枯菌的抑制作用最大,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9和1.67 mm。蜡质芽胞杆菌(白色菌落)对烟草青枯病防效最好,浓度3.4×10~5 cfu·mL-1处理7和14 d后,其防效分别为56.11%和39.78%。因此,本试验结果可为利用烟蚜茧蜂内生细菌控制烟草尖孢镰刀菌根腐病、青枯病及研制病害抑菌剂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5.
水平基因转移现象的发现揭示出生物进化的另一条途径,并引发研究人员对生物进化描述方式进行更多的思考和讨论.目前普遍认为,水平基因转移在原核生物和单细胞真核生物中发生较为频繁,并且是二者进化的重要动力,但在多细胞真核生物中,其发生范围及进化意义尚存争议.本文列举原核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以及多细胞真核生物3个重要类群(动物、植物、真菌)中已被报道的部分研究实例,分析水平基因转移在这些类群进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产生的影响.此外,还简要地介绍了目前水平基因转移常用的检测手段、可能的发生机制以及其发生的倾向性,并对未来多细胞真核生物水平基因转移事例的发现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6.
7.
两种丝孢类昆虫病原真菌对朱砂叶螨卵的侵染及灭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卫兵  冯明光 《科学通报》2003,48(24):2534-2538
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是多食性主要农业害螨,对化学杀螨(虫)剂抗药性极强,尤其缺乏有效的螨卵灭除剂.通过生物测定发现,球孢白僵菌Beuaveria bassiana SG8702菌株和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 Pfr153菌株能有效侵染该螨的卵,使其致死而不孵化,受染卵变形变瘪,在保湿条件下卵表长出菌物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在58,298和1306个孢子/mm2的接种剂量处理(每剂量重复3次,每重复35~65粒卵)下,SG8702在25℃和12L12D条件下对螨卵的校正侵染致死率分别为(20.4±4.2)%,(36.0±7.6)%和(64.6±12.5)%,Pfr153在129,402和2328个孢子/mm2的接种剂量下分别致死螨卵(16.1±11.1)%,(44.2±13.3)%和(63.4±11.7)%,而两次生测对照处理中的螨卵自然死亡率分别仅为7.8%和10.3%.根据几率分析结果,SG8702和Pfr153对供试螨卵的LC50分别为548(393~858)和914(625~1550)个孢子/mm2,显示前者的杀卵效果优于后者.这是关于丝孢类昆虫病原真菌杀螨卵活性的首次发现和报道.  相似文献   
8.
利用毕赤酵母表达抗真菌鲎素基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春义  赵军  虎长剑  范云六 《科学通报》1998,43(19):2085-2089
人工设计并合成了抗真菌鲎素基因tac。将该基因克隆到酵母表达载体pPIC9上,使其准确融合了α交配因子分泌信号之后,电击转化毕赤酵母宿主菌GS115/His^-,筛选出的转化子用甲醇作诱导物在30℃进行诱导后,分泌到培养基中的表达产物能够抑制稻瘟病菌孢子的萌发,tac基因以单拷贝整合到毕赤酵母染色体基因组中并有转录产物mRNA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为了发掘抗菌菌株,以分离的烟草内生放线菌为研究对象,用其活体和发酵液分别进行了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以及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押杀实验,结果表明:烟草内生放线菌及其发酵液对供试菌株的抑制效果均较明显,菌株Y12、菌株A7只能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发酵液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5mm和21mm,而Y7菌株则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内生菌及其发酵液抑杀根结线虫的效果并不明显,说明这些菌株的杀根结线虫活性与抑制病原菌活性之间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王新宇  高英志 《科学通报》2020,65(2):142-149
综述以往研究发现,大多数禾本科/豆科间作都会显著增加豆科作物的固氮比例(%Ndfa),并认为这种增加是由于禾本科作物对豆科作物根际氮素的耗竭作用引发的.但豆科作物体内通常会在氮磷之间保持稳定的化学计量关系,豆科作物共生固氮的增加会使作物生长受到磷的限制.在这种磷素限制条件下豆科作物会被激发出潜在的磷吸收策略,即通过根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