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管理体系存在重技术开发轻技术保护管理的问题,并通过在国家安全视角下构建国家关键核心科技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进一步提出通过设立国家管理机构、完善相关保护法规、企业组建关键核心技术评估系统等措施和路径,维护和完善国家安全构建关键核心技术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3.
4.
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是顺应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实现产业链自主可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是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必然选择.企业创新联合体组建的目的一是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二是要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三是要支撑新型举国体制,提高整体创新效率.南京组建企业创新联合体,需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龙头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打造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优化完善重大科技任务组织方式、完善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5.
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于我国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更好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至关重要.研究针对我国科技评价体系的不足、创新平台建设不足、缺乏战略性科技人才的系统培育与引进体系等方面问题,提出明确定位、持续支持、更好发挥高校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引领地位等对策,为加快推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提供实践与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6.
7.
《创新科技》2020,(1):80-86
中国经济正处于结构性改革、提升发展质量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发展数字经济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本文在系统阐述数字创新理论和规律、数字创新驱动下数字经济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数字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和作用机制,提出"促进原生数字化创新模式的涌现与完善"和"对既有产品与生产流程的数字化改造以及数字化思维催生产业发展新方向"的两条基本演进路径。同时,围绕产业发展智能化、高端化,定制化、敏捷化,品牌化、国际化以及生态化和体系现代化的升级四个层次,具体分析数字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最后,本文就数字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从"树立产品质量驱动理念、以重大应用场景拉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核心企业主导生态体系构建、包容性制度环境保障以及领军跨领域人才培养"等维度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阶段,科技攻关散而不精、科技创新泛而不深、科研主体多而不强、基础研究稳而不活、科技成果碎而不实等问题依然存在。基于《矛盾论》《实践论》核心思想,分析了当前中国科技创新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工程创新的“知行统一”管理模式,并从顶层设计、评价体系、监督办法和诚信记录等4个方面提出了关于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研究资质过剩感对越轨创新的影响机制,并从个人责任感知角度引入建设性责任知觉,探究其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对数字化转型企业331位员工的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员工资质过剩感对越轨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建设性责任知觉在两者之间发挥中介作用。结合当前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严峻形势,考虑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为企业管理提出建议,最大限度发挥越轨创新的积极作用提升科技创新实力。 相似文献
10.
芯片是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是现代工业的"食粮",对其技术创新进行测度有助于了解芯片领域的发展情况.基于DII数据,以芯片技术为研究对象,采取专利计量学、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通过芯片领域全球专利产出情况来分析其空间和时间趋势、合作特征、核心机构和关键核心技术等.结果表明:1991—2008年该领域技术产出显著增长;日本是该领域技术创新的领跑者,少数国家/地区和组织处于芯片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2001—2010年该领域组织机构合作网络显著扩张,且合作网络形成明显的区域集群;芯片技术领域的核心机构主要是来自日本的企业,其次是韩国和美国,中国台湾地区的台积电在世界上也处在领先位置;芯片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主要包括半导体或电固体相关的器件及处理它们的方法或设备(H01L)、电设备的外壳或结构零部件及制造(H05K)、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对金属材料的镀覆(C23C)等.研究成果可为研究人员、决策者、研究资助者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