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综合类   1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贾新岚 《科技信息》2009,(30):181-181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为世界各国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稿讨论解决信息问题可借鉴和采用的若干政府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公共管理包含传统公共管理(公共行政)和现代公共管理两个不同范式。其中,传统公共管理(公共行政)以效率原则为核心价值取向,现代公共管理则应该主要追求公平、正义等民主价值观。全球化发展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全球性问题的与日俱增与现有政治实体治理能力的相对滞后之间矛盾的突显,它给公共管理增添了新的内容并提出了新的挑战。全球治理反映了国际公共管理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2.
正一般认为,民间外交是政府外交的补充和延伸。我国社会组织的对外交往活动是社会各界对外开展友好交流、加深相互理解的渠道。在特殊情况下,对外友协、贸促会、文体组织等还曾在未建交国之间发挥关键性的政治作用,甚至有"乒乓外交"这样的点睛之笔。但总体来说,相对政府外交,民间外交的地位还是附属性和补充性的,平时"锦上添花",偶尔"雪中送碳"。不过,这种传统的观念正愈发脱离形势,政策界、学术界、社会组织人士都应当对民间外交建立新的认识。首要的原因是中国外交的目标和需求正在加速变化。自  相似文献   
3.
罗英杰 《世界知识》2013,(23):13-13
全球冶理的观念已经深人人心,促使我重新思考相关问题的是近年来国内热议的美国倡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及其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格局所带来的严峻挑战。近年国内外学行对TPP背后的动机及其影响多有论述,这里也不愿做添足之举,笔者比较感兴趣的是如何透过这些观象看待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的某些问题。20世纪下半期发生的东、形经济奇迹,无疑是全球治理的一个极佳注脚。战后处于经济崩溃边缘的日本、成立不过半个世纪的东盟和经历了“文革”冲击的中国等,  相似文献   
4.
《科学管理研究》2017,(4):114-116
通过2012~2016最近5年学术界对"金砖国家"的研究分析,探索金砖会议与金砖国家的发展前景,展现厦门迎接金砖会议全民行动的精神风貌,有利于厦门更好地把握和运用2017金砖会议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契机,奋发作为,大力引导和推进厦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力度,巩固和发扬其丰硕成果,把厦门打造成更加"国际范"的大都市。  相似文献   
5.
罗洁 《世界知识》2012,(16):26-28
《世界知识》:今年上半年,国际上新老问题此起彼伏,有点让人眼花缭乱。您怎样看当前国际形势?乐玉成:上半年国际形势可以简要概括为"稳"、"乱"、"变"、"治"四个字。"稳"就是形势总体保持稳定。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仍然是主流,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朝核、伊朗核、叙利亚等热点问题基本保持了对话解决的势头。"乱"就是世界依然乱象丛生。欧债危机从"急症"转成"顽症",西亚  相似文献   
6.
冯维江 《世界知识》2011,(23):13-13
2010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经济秩序的混乱状态并未得到根本改善,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形势每况愈下,拖累着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和美国国债信用降级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上的风险结构更趋复杂,国际银行业海外资产质量下降的风险迅速上升,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凸显。  相似文献   
7.
声音     
《华东科技》2014,(12):12-12
"转型中的中国经济也出现了很多新迹象,涌现出以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大批新经济常态,他们通过不断的创新改造打破了行政垄断的壁垒,为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国经济的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19日上午,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为"2014凤凰财经峰会"致开幕词时表示。本届财经峰会就中国的经济改革、法治建设、国际竞争及全球治理议题进行讨论,以认识新经济的本质,推动新秩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8.
刘江永 《世界知识》2014,(18):30-31
5月21日在上海举行的亚信峰会上,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可持续安全的亚洲安全观,这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发展。习主席指出:我们认为,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继而,4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及代表参与的亚信峰会发表了《上海宣言》。  相似文献   
9.
张达  李彬 《世界知识》2022,(3):72-73
<正>气候变化与军备竞赛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这两个挑战看上去是两个不同的议题,但是这二者之间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军备控制都需要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基本哲学,在研究层面,这两个学科也存在直接的关联。本文以三个问题为例,介绍应对气候变化与军备控制这两个全球治理关键领域之间的关联研究。  相似文献   
10.
当前,国际形势正处于新的历史转折点,国际安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如何应对成为其能否和平崛起的关键。聚焦"中国的国际安全环境评估与战略选择:历史与现实的考察"这一主题,与会学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并不断经历着"自视"与"他视"的形塑过程。尽管中国对于国际安全环境的认知和战略选择不断升级,但当今外部世界对中国形象的认知较为复杂。中国周边环境的特征决定了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复杂趋向,未来中国的周边环境仍将面临诸多挑战。同时,中国需要密切关注相关国家对于"一带一路"的疑虑及其消极影响。此外,在全球治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突出的背景下,全球治理体制变革需要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