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部沿海要素西移与中西部改革发展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风焕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999,9(1):23-25
沿海企业因成本全面上升和资源分布格局的变化开始向西转移扩张,这对于缺乏投资而改革与发展滞后的内陆地区有促进发展和改革的双重意义。沿海由此为新产业发展让出空间,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中西部则因要素注入而得以加速企业改革和发展,缩小中国区域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2.
从新视角透视企业竞争力的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建凤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5):190-192
在综述与评价国内外学者有关竞争力研究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竞争力的来源,介绍了企业竞争力来源模型。 相似文献
3.
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并购业务也随之在我国广泛的开展起来。随着本土企业国际化的需要及扩大企业规模、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诉求的不断加深,企业并购也成为我国企业推动自身发展的重要方式。通过企业并购可以实现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5.
ERP是英文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的简写.ERP管理软件是针对物资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信息资源集成一体化的企业管理软件.本论文以徐州雷奥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为分析对象,根据雷奥公司实施ERP近丰年前期调研情况和实施后两年多的运行情况作为研究背景.由于全程主持雷奥公司ERP项目,项目运行后继续担任ERP系统管理员和项目经理,特别对库存管理、采购管理、基础设置等模块进行学习钻研,同时对同事在ERP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解决方案,从中积累和总结了一些小诀窍.现将部分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希望本论文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品牌识别是品牌主期待着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的独特认知和联想,是企业对“品牌是什么?”做出的全面而完整的定义——竞争品牌的区别是什么、凭什么打动顾客,是企业统帅一切营销传播活动的依据和原点。因此,我们在规划品牌识别时,不能生搬硬套,要在综合考虑市场环境、行业特点、竞争态势、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企业资源和能力等因素后,规划品牌识别系统,这样,才能可持续地发挥品牌识别的力量——有效区隔竞争者并打动消费者。 相似文献
7.
<正>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焦点。然而,目前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存在着人才流失严重的问题,这是企业生存与发展应该尽量避免的。如果一个企业的机制不能留住人,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人"的聪明才智,就会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极有可能导致人才的流失,就会对企业的发展前景产生不利的影响。人才流失原因1"外拉力"因素:外拉力因素是指人才流失是受企业外部的吸引力作用而引起的。这些吸引力主要有:1.优厚条件的吸引。其他企业提供的更为优厚的条件,如更高的工资待遇、福利保障、职位、较好的个人发展机会、进修培训机会等。2.人才市场的需求量加大。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的工作机会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资产重组、行业联合、跨行业兼并等扩张行为的实现,企业集团的不断涌现、扩大。而企业集团的管理特点对集团财务管理提出了两个要求:“跨企业资源控制与管理”、“资金控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根本无法完成.致使集团决策层难以及时准确全面掌握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相关信息,无法实施有效的管理、监督和控制,导致管理措施的滞后、不力。笔者认为如果正确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上述问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9.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校企合作能够极大程度的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全新理念,为教育行业发展带来了一片春天。 相似文献
10.
企业信息化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于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6(Z1):831-834
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各个企业在行业、发展阶段及管理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信息化模式选择成为突出问题.影响企业信息化模式选择的因素很多,包括生产方式、企业规模与组织结构、行业生命周期与企业发展阶段等.文章从供应链的角度,将企业信息化建设模式分为两类,即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向外延伸的企业信息化模式和以客户/供应商为中心向内部延伸的企业信息化模式,对企业如何选择信息化模式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