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集聚发展与其所在区域内环境污染之间的影响关系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选取河南省4个经济区域内产业集聚区2005-2014的面板数据,通过VEC模型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这种影响的区域异质性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不同经济区域内的产业集聚程度与该区域产业集聚区单位产值的环境污染程度之间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但二者之间不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由于区域产业集聚类型和产业发展阶段存在差异,二者之间的影响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最后,从产业集聚健康发展和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3.
江苏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吸引大量外资流入.然而庞大的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发展究竟有何种影响却不明确,产业集聚作为影响外资流入的重要因素,对FDI技术外溢的影响也不得而知.为了能更好地促进江苏经济发展,文章运用江苏省2003-2010年间规模以上制造业30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利用DEAP2.1和Eviews6.0软件分析了FDI、产业集聚和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江苏省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存在正的技术溢出效应,但是相关行业的产业集聚抑制了FDI的技术溢出. 相似文献
4.
利用2001-2010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研究产业集聚、环境污染、产业结构等因素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产业集聚程度、环境污染强度、非农产业比重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但是,在不同地区这些影响因素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与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在政府的支持下,日本生物医药产业经过近10年的努力,越来越富有竞争力。从创新基地、产业园区的建设和管理、产业集聚促进等几个方面,对日本的创新实践进行了阐述,以期对我国生物医药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相关概念辨析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组织形式和区域发展政策得到了国内外学界、商界和政界的空前重视。然而,学者们关于产业集群研究存在错误理解,导致基于产业集群政策应用的混乱局面。针对这一问题,重新界定了产业集群概念、辨析与产业集群相关的几个概念,并梳理了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经济问题研究的新进展,试图为产业集群相关研究提供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成小平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1):36-39
利用区位商指标分析2001—2010年内蒙古制造业的集聚变动趋势,构建引入地理集聚的C-D函数,实证考察了产业集聚对产业成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聚集度较高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新兴产业的集中程度不高,专业化优势尚不明显;产业集聚度的提高有助于内蒙古制造业产业成长。因此,政府要充分考虑各行业的自身特性和资源禀赋分布,调整产业布局和产业集聚政策,全力推进产业集群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水平。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聚中技术创新扩散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剖析了产业集聚中技术创新扩散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产业集聚中技术创新扩散的特征,文章构建了以定量指标为主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试图为分析产业集聚中技术创新的扩散效果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聚区是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双载体,是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的增长极.近几年来,孟津县非常重视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和发展,把产业集聚区作为推动全区科学发展的战略举措.同时,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改善税源结构的有效载体和解决土地资源瓶颈问题的着力点.结合孟津华阳产业集聚区发展的现状,就如何加快洛阳市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进行调查研究和深入分析,对促进产业集聚区的快速、稳步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9月27日在西安出席咸阳、榆林国家高新区建设动员大会时说,高新区在发展中应进一步突出自主创新,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自身建设的核心战略。近期,经国务院批准,17家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国家高新区总数达到105家。万钢指出,高新区在发展中应进一步突出自主创新,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特色鲜明、规模适度,配套完善的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