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62篇
  免费   3769篇
  国内免费   5180篇
系统科学   8053篇
丛书文集   3694篇
教育与普及   221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226篇
现状及发展   645篇
研究方法   5篇
综合类   95677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1518篇
  2022年   1524篇
  2021年   1615篇
  2020年   2116篇
  2019年   2041篇
  2018年   1193篇
  2017年   1591篇
  2016年   1926篇
  2015年   3065篇
  2014年   5710篇
  2013年   5326篇
  2012年   6088篇
  2011年   6686篇
  2010年   6723篇
  2009年   7382篇
  2008年   8008篇
  2007年   7630篇
  2006年   5818篇
  2005年   5168篇
  2004年   4629篇
  2003年   3979篇
  2002年   3530篇
  2001年   3308篇
  2000年   2459篇
  1999年   2001篇
  1998年   1591篇
  1997年   1556篇
  1996年   1429篇
  1995年   1138篇
  1994年   1033篇
  1993年   710篇
  1992年   686篇
  1991年   583篇
  1990年   598篇
  1989年   489篇
  1988年   264篇
  1987年   160篇
  1986年   69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6篇
  1980年   6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英良  买晓琴 《科学通报》2022,(13):1423-1435
欺骗是一种当事人有意试图让他人相信某种错误信念,从而为自己或他人获取利益或规避损失的心理过程.已有的研究为揭示欺骗的神经机制提供了启示,但欺骗这一复杂行为中大规模脑网络的整体性作用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本文总结了欺骗的相关理论和研究,以及欺骗行为涉及的认知和情感加工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欺骗的认知神经网络模型.该模型中,欺骗行为产生于动力系统、情感系统、认知系统和执行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过程,而奖赏网络、突显网络、中央执行网络和默认网络的激活和相互作用是其背后的神经基础.模型建立了欺骗相关的研究和理论、心理过程、心理功能、脑区与神经网络之间的联系,并有望对欺骗行为及其神经机制作出更为整体性、系统化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存在定常时延和模型参数不确定的双边遥操作系统在受到拒绝服务攻击(denial of service, DOS)时的稳定性问题。利用位置误差结构,设计了基于事件触发的控制器,并利用自适应律估计机械臂模型中的未知参数。通过Lyapunov函数理论证明了双边遥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并证明了基于事件触发的控制器不存在Zeno行为。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基于事件触发的自适应控制器能够使遥操作系统在DOS攻击下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硫酸钠物理结晶对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受压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采用硫酸钠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的加速腐蚀方法,对受硫酸钠物理结晶—冻融循环复合作用下的混凝土进行单轴受压试验,得到了硫酸钠物理结晶后冻融循环复合作用下混凝土的破坏特征和应力—应变曲线,分析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混凝土的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硫酸钠干湿循环加速了试样冻融循环后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劣化;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凝土峰值应力和弹性模量逐渐减小,峰值应变逐渐增大.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弹性模量与冻融循环次数的计算关系,为服役混凝土结构抗力退化及结构计算分析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网联自动车被认为可以提升交通效率、保证行车安全并节约能源,但是由于无线通信系统的开放性,网联自动车很容易受到网络攻击的威胁。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攻击的种类及过程,并评估该攻击对车辆纵向行为的影响。本文旨在研究网络攻击对车辆横向行为的影响,即对网络攻击下的换道行为进行研究。通过对经典的跟驰模型智能驾驶员模型(Intelligent Driver Model, IDM)和经典的换道模型最小化换道总制动模型(Minimizing Overall Braking Induced by Lane changes, MOBIL)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扩展换道模型(Extended Lane-Changing model, ELC),来对网络攻击影响下的车辆换道行为进行建模分析。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说明了不同的恶意网络攻击对车辆换道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网络攻击会显著影响车辆的换道决策,并导致异常驾驶行为。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七大区域的农业部门为研究对象, 引入水足迹–碳足迹–土地足迹为代表的环境足迹来表征其资源环境影响, 从溢出–反馈的新视角分析区域间的资源环境压力转移。首先在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上分解出溢出–反馈效应模型, 并将其拓展至资源环境领域, 构建耦合环境足迹的溢出–反馈效应模型, 从区际双向影响的角度评价农业部门的资源环境压力转移。研究结果表明, 2007—2012年七大区域的农业部门区际水足迹–碳足迹–土地足迹的溢出–反馈效应空间差别较大; 反馈效应较为显著, 不应忽略。在各区域农业部门反馈占溢出的比例中, 华北区域最大, 均大于31.3%; 华东、华南和中南区域的比例也较大, 均大于10.7%。考虑到我国农业部门现有的区际资源可使用量和需求量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匹配, 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贸易结构, 建立区域一体化贸易模式。  相似文献   
6.
高强钢大型构件是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中高端装备的关键承力构件,其质量直接关系着高端装备的使用性能及服役安全.高强钢大型构件往往结构尺寸大、形状复杂,锻造成形过程中变形道次多,使得在变形过程中材料的软化机制多且复杂、温度分布差异大、流动行为难控,进而使得其形性协调难控制.因此,有必要开展高强钢大型构件锻造中的变形机理及工艺研究.本文综述了本团队联合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德阳万航模锻有限责任公司(下文简称“二重万航”),围绕高强钢大型构件全流程锻造变形机理及工艺所做的研究工作.在机理方面,讨论了高强钢大型构件全流程锻造微观演化机制及宏微观建模与模拟.在工艺方面,讨论了材料热加工性能评估方法、毛坯-预锻件联合优化设计方法及局部控温控流工艺.在应用方面,介绍了二重万航基于上述理论指导及技术支持,实现不同机型起落架外筒及活塞杆成功研制实例,突破了大型构件整体模锻技术所面临的难题.最后对大型构件锻造机理及工艺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淹没水射流在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化是高压淹没水射流的基本特征.现有的空化模型仍不完善,对各种工况普适性较差,数值模拟仍存在较大误差.为了提高数值模拟对淹没水射流的预测能力,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模拟淹没水射流,使用修正的模型常数并结合滞止压力实验验证,研究5~40 MPa射流压力下的修正模型常数.结果表明,对模型常数进行修正可有效地提高模型对0~70倍直径射程范围内淹没水射流轴心压力的预测能力,使误差降低至10%以内,可见使用修正常数的Realizable k-ε模型模拟高压淹没水射流是一种简便且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便利的国际道路运输对促进同周边国家经贸往来和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货物及人员跨境运输的双重视角,聚焦口岸跨境运输,基于国际道路运输流程的解构,构建了包含跨境手续、人员跨境运输、货物跨境运输、道路车辆入境要求、商业交通权的交换、基础设施和标准、组织机构、其他因素8个一级指标和37个二级指标的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的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测度模型.以云南省国际道路运输为典型案例,验证测度方法体系的有效性,并提出了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的优化对策.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测度指标能够表征云南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发展水平;云南省基础设施和标准、法律法规、组织机构和商业通行权等方面便利程度较高;云南省在跨境手续的便利化、道路车辆入境要求的便利化以及货物、人员的跨境运输便利化方面仍然存在提升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以国产计算机(龙芯3A3000+7A1000)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基于车载环境计算资源受限情况下的环境适应能力,通过压力测试和可靠性摸底实验进行验证与改进,采用冒烟测试获取计算机平台的环境适应阈值,并提出计算环境适应能力优化与可靠性提升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任新惠  潘娜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29):12772-12780
为向旅客推送精细化座位推荐服务,通过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探究了旅客座位偏好及座位效用差异。首先运用解释结构模型筛选出影响旅客选座的关键因素;其次对旅客及其选择偏好进行RP-SP调查,运用潜在类别条件Logit模型划分旅客类别,进一步探究不同因素对旅客类别的影响程度;最后构建不同类别旅客机舱座位效用函数,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判断旅客选择行为。结果表明,旅客在机舱座位选择行为上存在异质性,旅客被划分为三个类别:class1占比38.8%,倾向于选择第一排或紧急通道排的过道位置;class2占比39.8%,倾向于选择靠窗座位;class3占比21.4%,倾向于过道位置。研究将为航空公司进行座位管理及制定座位附加服务费提供理论及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