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丛书文集   24篇
教育与普及   7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4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淀山湖主要进水和出水口水质进行年度定点监测; 同时, 布置田间试验, 研究不同施肥稻田田面水养分含量动态. 结果表明:淀山湖进出水口水体氨氮和总磷年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 0.47 和 0.13 mg/L, 基本处于 Ⅴ 类水质标准; 进水口水质略劣于出水口, 不同进水口的水质也有很大差异. 进一步研究发现, 淀山湖水质的年度变化与稻田田面水养分的动态变化有密切的相关性, 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对淀山湖水环境具有显著影响. 在环湖地区, 减少和控制农业面源, 是进一步改善淀山湖水环境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测定了 18、23、28、33 ℃等温度下斑马鱼(Danio rerio)的静止代谢率(RMR)和氨氮排泄率(AN)。结果表明,RMR 值与温度(T)显著正相关,二者关系可用指数函数描述:RMR=21.28e0.090 3T(r2=0.562,n=55,p<0.01);雄鱼对温度的敏感性高于雌鱼;随着温度上升,AN显著增加(p<0.05);各温度下,氨熵(AQ)值分别为 0.34、0.14、0.10 和0.16。研究认为,13、38 ℃可能是斑马鱼可长期耐受的温度下限和上限,该种鱼 RMR 水平较高且对温度变化较敏感;蛋白供能比过高可能是斑马鱼不适宜低温生存的原因,低温是否促进斑马鱼的无氧代谢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纳米TiO2在生产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大量进入水环境,并影响到其他传统污染物质(如氨氮)的迁移转化.氨氮在沉积物上的吸附和解吸附是水环境中氮素循环的关键过程之一.本研究测定了受纳米TiO2污染沉积物、常规TiO2污染沉积物和未受TiO2污染沉积物的零电荷点,并通过氨氮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实验,研究了纳米TiO2对沉积物吸附氨氮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研究中的三组沉积物与NH4+-N之间没有静电吸引力;(2)修改后的Freundlich和修改后的Langmuir模型对氨氮吸附的拟合效果都比较好,且后者拟合度更高;(3)纳米TiO2的添加降低了氨氮的吸附—解吸平衡浓度,减小了沉积物向上覆水中释放氨氮的趋势;(4)抛物线扩散模型能较好地拟合三组沉积物吸附氨氮的动力学过程,结果显示纳米TiO2对沉积物吸附氨氮的动力学特征(快慢)没有影响,但增强了沉积物吸附氨氮的强度.  相似文献   
4.
以天然沸石(NZ)作为去除水中左氧氟沙星(LEV)的吸附剂,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结合XRD、FT-IR和XRF等表征手段,针对NZ的结构及其对LEV的吸附效果、吸附机理进行探讨,并研究环境因素(包括腐殖酸和氨氮等)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XRD分析揭示了所用的NZ为斜发沸石;在LEV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L时,吸附达到饱和,最佳pH为6.5,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最大吸附容量为23.65 mg/g;吸附机理是离子交换和氢键作用;腐殖酸和氨氮的存在均使LEV的吸附量显著下降,推测主要是位点竞争和静电竞争抑制了NZ对LEV的吸附.  相似文献   
5.
氮素作为组成生物体的重要元素,一直以其独特的方式在自然界中循环。经典氮循环理论认为细菌的好氧氨氧化是氧化氨氮的唯一途径,然而,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新的氮循环途径被不断发现,其中的古菌好氧氨氧化以及厌氧氨氧化过程,由于其突出的生态及工程应用重要性,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综述了氮循环新途径中的厌氧氨氧化以及古菌好氧氨氧化过程的发现及研究现状,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两类氨氧化菌的研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在氯离子存在条件下,采用电化学间接氧化法对低氨氮的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硝酸盐氮、有机氮和总有机碳(TOC)等其他污染物对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盐氮的存在对氨氮的去除影响较小,氨氮去除速率k在0.194~0.269 mg·L-1·min-1,氨氮的去除反应符合准零级动力学;有机氮的存在会降低氨氮的去除效率,当有机氮浓度大于5 mg·L-1时,氨氮的去除效率从61.1%降低到10%以下;初始TOC浓度的变化对氨氮去除的影响较小,电解90min后氨氮的去除效率都在55%以上。实际废水的电解实验证实,该方法可使出水氨氮优于国家标准(GB18918-2002)规定的一级A排放标准,表明该方法在低浓度氨氮废水的深度处理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好地了解孟州市的水质状况,本研究于2012年1月~2013年12月对孟州市的张连北、石井、贾营3个监测断面水质状况进行监测,分析了化学需氧量、溶解氧和氨氮3个水质指标,其浓度均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水,分析水质污染原因并提出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瑞  李勇敢 《创新科技》2011,(10):54-55
目前,我国制药行业存在能耗大、污染重、资源浪费、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2010年2月,环境保护部发布的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显示,制药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7%,而污水排放量却占到2%。  相似文献   
9.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去除氨氮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敏  黎云祥 《甘肃科技》2011,27(6):73-75
以四川省眉山市污水处理厂曝气生物滤池为研究对象,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曝气生物滤池对氨氮去除效果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在进水氨氮平均为45.37mg/L时,平均出水氨氮和去除率分别为10.03mg/L和77.89%,去除效果稳定;水温较高时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氨氮效果较好,低温时其对氨氮去...  相似文献   
10.
李萌 《天津科技》2011,38(2):46-47
膜生物反应器(MBR)是一种新型、高效、先进的水处理工艺。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校园污水进行研究,测定实验条件下该工艺对污染物的净化水平。结果表明:COD、BOD5、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70%、85%、90%,均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处理后出水可用于回收利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