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1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结构建筑是绿色建筑的主要发展趋势,是消耗钢材主要的产业之一。如今,由于钢结构设计、选材等原因,使钢结构建筑业不仅造价费用相对于混凝土结构造价要高许多,且影响使用效果。以一栋9°抗震设防地区钢结构体育馆为例,对其建筑设计的屋面造型、立面造型、立面选材、采光、通风等进行具体优化,从而达到使用安全、舒适、美观,同时达到降低造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土木工程无损检测是一门涉及结构、振动、数据分析、通信等多学科的课程。传统的土木工程无损检测课程内容片面、滞后,采用“多媒体+板书”集中灌输式授课方法,考核体系偏理论轻实践,造成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效果不好,不利于综合素质的培养。采用基于学科竞赛的改革模式,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用学科竞赛的状态进行期末考核,效果较好,为学院培养高素质的应用新人才提供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西昌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特征、环境条件特殊,对住宅日照间距要求较高。太阳光照射到室内,能够促进生物机体的新陈代谢,更能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因此,住宅建筑必须有规定的最低日照时间。通过计算确定西昌市住宅正南正北向日照间距系数,并对西昌市现有多个住宅小区进行日照间距分析。  相似文献   
4.
针对高层建筑物沉降观测数据序列的特性,结合西昌市某工程沉降观测项目,重点阐述离散灰色DGM(1,1)模型原理及特性,以Matlab为仿真平台,将DGM(1,1)模型运用于高层建筑物沉降预测,并对其预测性能进行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模拟沉降发展趋势,且误差小,能达到精度要求,为后期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随着工程测绘行业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就业形式的日益严峻,深厚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技能要求已使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程测量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以校内课程实践教学实训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学科竞赛项目为实践教学平台,构建了指导教师团队和工程测量开放性实验实训资源为载体的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层递进施教,完善、创新技能考评和心理素质锻造机制,按照全过程训练、分阶段实施的步骤促进学生专业技术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以"PC+投影仪"为代表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在高等教育教学中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使用,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随之改变,这是高等教育教学思维和方法的第一次革命。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移动互联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应用到教学中,将是教育教学的二次革命。在国家大力推广"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的特点,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习的特点,推广使用微信、APP客户端等移动互联网新生事物进行土木工程专业远程实习教学,是提高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习质量和实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论的"先天"不足和日益增长的交通量,使曾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的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出现了诸多病害。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某一典型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的各构、部件进行现场勘查和全面检测,并根据技术状况评定结果提出合理必要的养护建议和治理措施,为同类型的桥梁检测评定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通过分析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程执业资格和工程能力评价通用规范及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基本要求,提出了课程体系逆向设计的思路。在广泛开展内部和外部调研基础上,重新审视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了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模块和模块课程。通过研究以期促进课程体系建设,并为申请工程教育认证奠定基础,对专业建设具有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弹性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结合课程教学现状,从教学对象、教学思路等方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优化课程的学时设置和改进教材为核心、以制订合理详尽的教学计划为出发点、以加强专业课程群的逻辑联系为关键、以强化和完善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为手段、以重视典型例题的练习和讲评为突破口、以建立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为抓手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系统全面,能为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土木工程无损检测技术课程,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土木工程无损检测技术的教学内容,指出了课程教学在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教师资源、教材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优化理论教学内容、改善实验教学模式、加强教材建设、深化师资队伍建设、健全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分析了课程教学改进的途径,以期促进课程建设,对专业课程体系也具有有益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