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教育与普及   4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条斑紫菜两种藻胆体与类囊体膜体外重组的光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国宏  施定基  潘洁  陈建新  曾呈奎 《科学通报》1998,43(10):1061-1065
条斑紫菜是一种具有异型世代交替生活史的大型红藻 .它们都具有光合作用 ,以藻胆体为主要的捕光天线复合体 .在比较其光合作用时 ,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意外地从孢子体和配子体中分离到两种藻胆体 .采用体外重组法分析两种藻胆体与两个光系统之间的关系 ,用低温 (77K)荧光发射光谱测定其能量传递 .结果表明 :在 0 9mol/LpH =7 5的磷酸缓冲液中 ,两种藻胆体与类囊体膜可成功地发生重组 .在孢子体的藻胆体和类囊体膜的体外同源重组体系中 ,由藻胆体吸收的光能可引起光系统Ⅱ (PSⅡ )的荧光发射 ,而配子体的体外同源重组体系中 ,可引起光系统Ⅰ (PSⅠ )的荧光发射 .在孢子体和配子体的藻胆体和类囊体膜的体外交叉重组体系中也表明同样的能量传递趋势 .这说明 ,孢子体的藻胆体与PSⅡ关系密切 ,而配子体的藻胆体与PSⅠ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温度、缺氧、氨氮和硝氮对3种珊瑚白化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朱葆华  王广策  黄勃  曾呈奎 《科学通报》2004,49(17):1743-1748
珊瑚白化是指珊瑚失去共生藻或它们的色素或同时失去共生藻和色素而变白的现象. 关于海水养殖能否引起珊瑚白化, 特别是什么成分对珊瑚影响最大, 以及缺氧对珊瑚的影响, 至今很少有人研 究. 通过形态观察和显微镜计数研究了温度、缺氧、氨氮和硝氮对鹿角、钮扣、茉莉石3种珊瑚白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升高和溶氧的降低, 3种珊瑚释放的共生藻数目均逐渐增多, 白化程度加重. 另外, 只要0.001 mmol/L的氨态氮或硝态氮就能使3种珊瑚共生藻的释放明显增多, 随着其浓度的进一步增大, 除鹿角珊瑚外, 其他2种珊瑚共生藻的释放并没有显著增加. 而且, 不同宿主对珊瑚白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14C标记和追踪方法,对褐藻Ectocarpus fasciculatus糖脂的生物合成进行了研究,硫代异鼠李糖甘油二酸(SQDG)的脂肪酸几乎都是链长为16和18个碳原子的脂肪酸,而单半乳糖甘油二酯(MGDG)和双半乳糖甘油二酯(DGDG)除了含有上述脂肪酸外,还分别含有摩尔百分比为8.5和31.0的二十碳五烯酸(20:5),这种脂肪酸几乎全部分布在甘油的sn-1位上,当植株被饲喂[2^14-C]醋酸盐后,被标记的脂肪酸在上述3种甘油脂甘油的sn-1和sn-2位上的分布非常不同,在SQDC中,^14C标记的脂肪酸几乎均匀地分布在甘油的sn-1和sn-2位上;在DGDG中,^14C标记的脂肪酸主要分布在sn-2位上;而在MGDG中,脉冲标记30min后,甘油sn-1位上的脂肪酸中的放射性强度远比sn-2位上的要高,在追踪的过程中,二者的放射性强度差异快速缩小,结果表明,^14C标记的脂肪酸在3种甘油脂甘油的sn-1和sn-2位上的不同分布与20:5及DGDG的生物合成密切相关,合成后的20:5需要经过一个中间体,然后再被用于极性甘油脂的合成,结果还说明,褐藻具有与高等植物相同的DGDG合成途径,而且半乳糖转移酶对MGDG中分子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紫菜两个光系统间激发能分配研究对光合进化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两个不同发育阶段(孢子体和配子体)的条斑紫菜作为研究对象,对过多激发能在两个光系统间的分配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77K低温荧光光谱发现,在配子体阶段,PSⅡ受到的过多激发能能够传递给PSⅠ;而在孢子体阶段,PSⅡ受到的过多激发能没有传递给PSⅠ,OCMU对前者激发能分配影响较大,对后者没有明显的影响。这说明配子体阶段过多激发能能够在两个光系统之间协调分配;而在孢子体阶段,这种协调关系不明显。由于  相似文献   
6.
藻蓝蛋白亚基(PCS)是一种低毒并具良好荧光活性的光敏剂.为了增加PCS对乳腺癌细胞的PDT疗效,制备了聚乙二醇修饰的藻蓝蛋白亚基脂质体(PEG-PCS-lip).该脂质体的平均粒径为(136.3±7.6)nm,包封率达到52.1%.在浓度为100mg/L时,PEG-PCS-lip组在MCF-7细胞中的转染率在5h达到(29.1±1.2)%,是PCS-lip组的1.5倍,PCS组的3.1倍.PEG-PCS-lip光动力作用半致死剂量对MCF-7及MA-782细胞分别为(65.4±2.47)mg/L及(70.5±2.95)mg/L.用100mg/L的PEG-PCS-lip进行PDT处理后凋亡率达到了28.5%.与PCS相比,PEG-PCS-lip在血液和肿瘤中比在其他组织中聚集的浓度更高、时间更久,并在注射10h后达到峰值.PCS-PEG-lip-PDT处理组(每千克体重静脉给药10mg,照射剂量为150J/cm2)的肿瘤生长率下降至8.4%,而同时对照组肿瘤大小约增加了两倍.HE组织切片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PEG-PCS-lip-PDT组的肿瘤细胞经历了凋亡和坏死.这些数据都表明,相比于PCS和PCS-li...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了解山东省内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群体遗传背景和分化情况,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渔业资源,选取线粒体控制区(CR)和细胞色素b基因(Cytb)对分布于山东省近海沿岸的3个大泷六线鱼野生群体以及北黄海1个离岸大泷六线鱼野生群体的线粒体基因序列进行对比,分析它们的序列特征、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历史动态情况。经PCR扩增得到大泷六线鱼野生群体的CR和Cytb基因序列,全长分别为485bp和651bp。基于CR基因序列共检测到40个多态位点,单倍型多样性平均值为0.908,核苷酸多样性平均值为0.006,定义了53种单倍型。基于Cytb基因序列检测到56个多态位点,转换颠换比值为19.04,种内单倍型多样性平均值为0.934,核苷酸多样性平均值为0.005,定义了38种单倍型。对比分析表明,4个大泷六线鱼野生群体均具有高单倍型多样性和低核苷酸多样性。NJ系统进化树、群体间/内平均遗传距离、Fst值、基因流及AMOVA分析结果显示:山东省内近海沿岸大泷六线鱼野生群体和北黄海离岸野生群体遗传差异不显著,群体间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未形成显著的遗传分化。种群动态结果表明大泷六线鱼于更新世晚期经历了快速扩张,并形成了现有遗传格局。山东省内近海沿岸大泷六线鱼野生群体和北黄海离岸野生群体遗传结构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地理隔离,这可能与人为增殖放流和秋冬季节黄海沿岸流及暖流有关,从而使得群体之间基因交流广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