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5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藻生物技术产业前景和研发策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藻生物技术近年来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 本文分析了微藻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态势, 认为虽然微藻生物能源技术有解决世界能源、环境和粮食问题的巨大潜力, 但在近期内不太可能产业化; 不过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发展微藻生物(能源)技术有一定的生产成本优势.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 本文提出了我国发展微藻生物技术产业的研发策略, 即微藻生物能源技术的开发重点应该放在基础研究上, 微藻生物技术的产业化开发重点放在高附加值产品上, 同时兼顾微藻生物技术处理废水.  相似文献   
2.
三峡工程全面运行之后,水文条件发生巨大变化,新形成的消涨带(海拔145~175 m)原有植被大部分可能逐渐消亡。如何重建该地段植被成为科研人员和管理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文献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在三峡消涨带植被重建方面的前期工作,建议如下:首先对库区消涨带植被进行长期定位监测,了解新的水文条件下原有植被动态及命运,同时为消涨带植被人工重建提供备选物种;其次,评价土壤种子库恢复地上植被的潜力,结合地上植被监测结果,评价消涨带植被的自我恢复(更新)能力。在此基础上,综合生理生态学和生活史特征,筛选植被重建适宜物种。人工重建植被过程中,原有水田可以应用水生植物构建湿地植被;地势平缓,土壤条件较好的地段可以利用筛选的乔木、灌木和草本垂直配置构建人工植被。此后,至少需要5年监测和评估植被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3.
基质被认为是周丛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之一.基质在自然水体中多样性造成周丛微生境的多样性.不同天然基质上的周丛群落对水体营养变化的反应存在基质依赖现象,造成生产力贡献的差异.人工基质可统一放置时间、基质材料、结构以及尺寸,从而简化影响因子,用在分析营养、光和其他因子效应的周丛生物受控实验中.利用30篇文献综述了天然基质的多样性及其对周丛生物的影响,比较了不同人工基质在周丛生物研究中的作用,展望了人工基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真叶植物包括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迄今已积累有较为丰富的真叶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数据。选取了29种真叶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全序列,采用PAML 软件基于位点间可变ω模型,分别分析了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叶绿体基因的适应性进化。结果显示:① 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各有6.5%、7.5%和19.2%的叶绿体基因受正选择作用;被子植物经历正选择的叶绿体基因明显比蕨类和裸子植物为多;② 被正选择作用的叶绿体基因主要是遗传系统和光合系统基因,它们的编码产物涉及叶绿体蛋白质合成、基因转录、能量转化与调节及光合作用等过程。推测叶绿体功能基因可能在真叶植物对陆生生态环境的适应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EC 4.1.1.39)在植物光合作用中起重要作用,既负责碳同化又引发光呼吸。催化固定CO2的活性位点位于Rubisco大亚基,由叶绿体rbc L基因编码。水龙骨科是现存蕨类中最为衍生的类群,多为附生植物。为验证蕨类植物在白垩纪适应被子植物兴起而发生分化的观点,本研究以水龙骨科附生蕨类为对象,利用位点间可变ω(非同义替换率dN和同义替换率dS的比值)模型对其rbc L基因的适应性进化进行分析。通过比较模型M1a/M2a 和模型M7/M8,在氨基酸水平上,共鉴定出7个正向选择位点:133L,251M,262A,265V,282Y,326I和362I。其中位点262A,265V,282Y及326I对维持Rubisco功能的重要性也得到已发表实验数据的支持。这些结果一方面显示了基于ω比值检验DNA编码序列分子适应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也提示水龙骨类可借助rbcL等功能基因的适应性进化,应对白垩纪被子植物引发的陆地生态系统改变。  相似文献   
6.
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资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藤本植物的种类组成、生活型、攀援方式、生态功能以及经济价值方面度分析了山西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藤本植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1)该区共有藤本植物43科、89属、140种(包括变种);(2)草质藤本和多年生藤本占绝对优势,分别占藤本植物种类的72.9%(木质藤本占27.1%)和68.6%(一年生占31.4%);(3)主要由含少量藤本植物的科、属组成,含5种以下的科占83.7%,属占96.7%,但藤本种类的数量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大科中,59.3%的藤本属于豆科、葡萄科和葫芦科等7个大科;(4)攀援类方式分为缠绕类、攀援类、卷须类、吸固类、铺展类和寄生类6大类;(5)许多种类的藤本植物具有水土保持、改良土壤和美化环境等生态功能并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主要有工业原料、药用、食用、饲用和观赏资源.  相似文献   
7.
以庐山植物园栽培的常绿杜鹃组(Sect. Ponticum)4个亚组的5种杜鹃为材料,开展了亚组间的6个种间杂交试验,包括云锦杜鹃亚组(Subsect. Fortunea)、耳叶杜鹃亚组(Subsect. Auriculata)、银叶杜鹃亚组(Subsect. Argyrophylla)和树形杜鹃亚组(Subsect. Arborea),以坐果率、种子千粒重、萌发率、绿苗率等为评价指标,分析探讨了其种间杂交的可育性及其规律.结果表明:1)常绿杜鹃组亚组间的种间杂交坐果率为57.14%~88.89%,达到中、高级水平;2)杂交种子千粒重低于对应母本的自然结实种子,但仅井冈山杜鹃♀×皱叶杜鹃♂与母本间达到显著水平;3)杂交种子萌发率大多高于其母本自然结实的种子,表现出某种“超亲和”(super affinity)现象,但不同的亲本组合间存在一定差异;4)部分杂交组合的绿苗率显著低于母本,表现出杂交衰退(hybrid weakness)现象;5)6个杂交组合可育性综合评价得分8~10分,均达到高育型水平.结果表明,常绿杜鹃组亚组间杂交具有高可育性.该结果为常绿杜鹃组杜鹃的杂交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真花学说一直被看作是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的主流传统理论,100 多年来人们亦步亦趋。但仍然有许多尚未解决的基本问题阻碍着当今植物系统学的和谐发展,甚至导致不同学科和学派之间的分歧。综合分析植物学研究进展,发现当代植物系统学的这些难题实际上是后人盲目崇拜权威、囿于前人的理论造成的,放下这个历史包袱是植物学进步的必然选择。因此提出了可以验证的新的成花学说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入侵生态学最新研究动态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吴昊  丁建清 《科学通报》2014,59(6):438-448
生物入侵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诸多研究在入侵机理及入侵后效等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外来生物凸显出形式更为多样的入侵过程并为入侵生态学带来新的挑战.本文紧扣生物入侵的发生机理、途径及其生态学后效等关键问题,从入侵机制、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的影响、全球变化下的入侵响应等方面介绍了入侵生态学近期取得的最新进展;指出在入侵生态学未来的研究中,生物入侵与人类健康、全球变化下的入侵态势、水域生态系统中的外来生物入侵等问题将会引起更大重视.  相似文献   
10.
湖北蕲春九棵松野生蕲艾群落基本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α-多样性指数研究了蕲春九棵松野生蕲艾的群落基本结构。结果表明:该蕲艾居群面积约为15~20 m~2,植株数约25株左右,盖度仅为3%,为小居群。主要有10科13属13种植物与蕲艾相伴生。蕲春九棵松野生蕲艾群落的群丛名为刺槐+尖头青竹+野菊花。α-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蕲艾群落辛普森指数(D)、香农威纳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867、2.180和0.850。人为干扰和过度采集是影响该野生蕲艾居群恢复更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