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1篇
教育与普及   2篇
综合类   2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FeCrAl粉末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FeCrAl多孔材料,试样烧结后表面出现球状物和结壳现象。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仪等设备,对球状物和结壳进行表征,探讨其形成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结果表明:烧结体表面产生球状物和结壳与材料增碳(C)有关。C来源于黏结剂和石墨发热体,在烧结过程中会促进样品表层烧结,形成壳层;C的进一步渗入会降低表层区域熔点,使表层熔化形成液相,冷却后形成球状物。采用硅钼发热体烧结炉可避免试样表面产生球状物和结壳。  相似文献   
2.
溶胶—凝胶法制备钛酸铅细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肽酸铅(PT)压电细粉的工艺进行了探索,对制备出的样品分别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等,结果表明,采用本溶胶-凝胶工艺可以制备出结晶性好,粒径为纳米级的PT细粉。  相似文献   
3.
以某轨道交通全封闭声屏障为研究对象,考虑简化线声源的非相干性,建立2.5维边界元衍射声场模型;通过现场沿线环境噪声测试,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并与相干源衍射声场预测结果比较;最后预测了在近场高层建筑附近,全封闭声屏障对近轨或远轨车辆噪声的降噪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非相干线声源更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噪声源特性;对于轮轨噪声(315~1 000 Hz),全封闭声屏障在高层住宅建筑区域有显著的降噪效果,1/3倍频程插入损失最大为30.0 dB。对于低频噪声(50~250 Hz),全封闭声屏障会加重高层住宅建筑区域的声压级,使插入损失出现负值。针对高层建筑附近场点,全封闭声屏障的顶端拱形透光板对远轨车辆噪声有更为显著的附加降噪效果,大部分场点附加插入损失均高于5.0 dB。  相似文献   
4.
对聚四氟乙烯、聚酰亚胺及其几种填充增强改性的高分子材料与GCr15钢球配对时微动磨损特性进行评价,并通过钢球表面上聚合物转移膜形貌的显微镜观察和组成的能谱分析,探讨高分子材料经填充改性后抗微动磨损性能得到改善的转移膜机理,还讨论了PTFE、石墨、铜粉等固体填充剂的摩擦学行为。  相似文献   
5.
利用最新版本的Pandat热力学计算软件,采用最新的Ti合金数据库和合理的热力学模型,计算出了Al-V系二元相图.研究发现:从相率和相图的特殊点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热力学评估,最大误差为1.14%,说明计算相图与试验相图吻合较好;在Al-V二元相图的基础上,提取了Al和V在不同物质的成分和温度下的活度;拟合了恒温下其活度的计算公式,其线性相关度R趋近于1;作出了V的活度-成分-温度关系曲线,有效地解决了"试验测活度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微机械加工技术是在IC平面工艺结合牺牲层腐蚀工艺基础上发展和形成的.在八十年代中应用了这种准三维加工技术,出现了尺寸在几十到几百微米的微型传感器.从而,传感器的性能和成品率得到提高,而成本下降.同时,为微电子机械集成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尤其是1988年美国加里弗尼亚大学采用这种工艺成功地制成了直径仅为头发丝粗细的硅静电马达,从此得到了世界各国科学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8.
低能电子能量损失谱是研究固体表面的一种重要实验方法。本文采用俄歇电子能谱仪的电子枪及能量分析系统,将一次电子束的能量  相似文献   
9.
10.
以轨道交通30m双线混凝土简支箱梁桥为研究对象,考虑扣件-轨道板支承-桥梁支座多层隔振系统内部耦合机理,建立车-轨-桥有限元模型(FEM).通过现场试验数据验证模型有效性.利用该模型展开多工况计算分析,研究各层隔振元件刚度的改变对车体、轨道结构、桥梁结构振动响应特性和综合隔振效果的影响规律,获取参数匹配原则.结果表明:高架轨道各层隔振元件宜采用匹配设计,可在改善沿线环境隔振效果的同时,兼顾车-轨-桥各层子系统动力响应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