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1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2篇
现状及发展   1篇
综合类   24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峡库区澎溪河流域不同高程消落带土壤磷形态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三峡库区澎溪河流域落干期不同高程消落带土壤不同磷形态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各形态磷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澎溪河流域消落带土壤TP含量均值为599.00 mg/kg,消落带土壤TP、IP含量均沿高程逐渐下降。消落带土壤活性磷(Ac-P)含量明显低于180 m的岸边土壤,155,145 m消落带土壤Ac-P含量低于165 m消落带土壤,与140 m沉积物中Ac-P含量相近,表明频繁的干湿交替会加剧消落带Ac-P的流失。消落带土壤TP、IP和Ca-P均与pH值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pH对土壤磷形态的含量有着重要影响;OM与Or-P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性,表明有机质的输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Or-P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三峡水库运行初期小江回水区水体的光学特性,研究了2008年1月至12月期间小江回水区5个断面可见光衰减系数Kd(PAR)与透明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二者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了可见光衰减系数与透明度、悬浮物浓度、溶解性有机物及叶绿素等水质指标的相关关系。研究区域可见光衰减系数和透明度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但季节变化显著。可见光衰减系数在0.23~4.82 m-1之间变化,均值为(1.03±0.07) m-1,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统计分析表明,可见光衰减系数与透明度有显著的相关性(R2=0.7791),表明两者可相互反演。与总颗粒态物质浓度,总无机颗粒态物质浓度的相关性显著(R2 =0.728 5,R2=0.763 7),与溶解性有机碳有一定的相关性(R2=0.128 9),与叶绿素a相关性不明显(R2=0.006),分析表明总无机颗粒态物质是小江回水区水体光学特征的最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不同热解温度生物炭改良铅和镉污染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究热解温度对生物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影响,将300℃、500℃和700℃下制备的生物炭加入铅(Pb)和镉(Cd)污染土壤进行培养,检测重金属形态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生物炭培养60d后,Pb和Cd污染土壤pH值较对照上升0.35—0.86单位值,土壤中重金属的酸可提取态含量下降,残渣态含量上升,对目标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降低的改良效果700℃>500℃>300℃;在生物炭添加量相同的情况下,复合污染土壤中Pb的残渣态含量比对应单一污染高50.60%—72.79%,而复合污染土壤中Cd的酸可提取态含量较对应单一污染高7.53%—12.99%;热解温度影响生物炭的表面特征和吸附重金属机制,进而影响生物炭改良土壤中目标重金属形态分布。  相似文献   
4.
邵彬彬  乔俊莲  赵志伟  关小红 《科学通报》2019,64(33):3399-3411
高铁酸盐(FeO_4~(2-), Fe(Ⅵ))是一种同时具有氧化、吸附、絮凝、杀菌、消毒等多种功能的绿色水处理剂,因独特的环境友好特性而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Fe(Ⅵ)的氧化特性及机理,综述了近年来基于Fe(Ⅵ)的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包括Fe(Ⅵ)氧化新兴有机污染物及强化方面的研究、Fe(Ⅵ)杀菌消毒作用及其氧化过程中消毒副产物生成情况、Fe(Ⅵ)氧化和自分解产生的新生态铁氧化物的特性及其去除重(类)金属的机理,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城市污水回用是缓解我国水危机和促进水资源良性发展的重要途径,必须将其纳入整个城市用水系统.综合考虑了污染物、水量等因素,对污水回用改变水循环的环境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增加污水回用这一环节后,下水系统处理污染物增加;上水系统处理污染物、排放环境污染物减少;与之对应的费用也相应增减;对整个水循环系统污水回用的环境经济净效益为:C=θωW6 RQ[(W2-W允)k-(W5-W允)k] μQ中-αQ中β k3Qk2下(ηk41-ηk42),可以此作为对缺水地区用户制定罚款或补贴等激励机制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建筑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可持续能源技术”国际系列会议之二,简称“SET2”)于2003年10月24-27日在重庆丽苑大酒店隆重召开。本次国际学术会议由重庆大学主办,英国剑桥大学、诺丁汉大学、香港大学和葡萄牙波尔多大学协作主办,得到了教育部、建设部、重庆市政府和相关国际学术团体、国内外著名大学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7.
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逸出气体的危害与控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环境意识的提高,污水处理系统逸出气体的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笔者从人的意识与环境要求两个方面论述了污水处理设施中逸出气体净化的必要性,并介绍了逸出气体中刺激性成分对人体和构筑物的危害,提出了污水处理中逸出气体控制的主要对象。文中从抑制逸出气体的产生和逸出、气体逸出后所需要的构筑物的密封处理以及密封后气体的净化3个方面对污水处理设施中气体的控制进行了评述,分别简单评价了各种抑制、处理以及净化方法的优缺点,为控制方法的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选取美人蕉、风车草和羽毛草3种挺水植物作为试验植物,模拟研究了3种植物对Cu~(2+)的耐受性以及不同pH条件对植物生长和植物对Cu~(2+)的富集情况。试验结果表明,3种挺水植物对Cu~(2+)浓度为2、4和6 mg/L均有较强的耐受能力。经过21 d试验后,3种植物对Cu~(2+)浓度为6 mg/L的富集量最大,其中,美人蕉对Cu~(2+)的富集量为208.562 mg/kg,风车草为332.453 mg/kg,羽毛草为201.373 mg/kg。美人蕉和羽毛草在p H为5的水体中对Cu~(2+)的富集量最大(234.636 mg/kg和168.957 mg/kg),而风车草在pH为7的水体中最大(246.652 mg/kg)。美人蕉和风车草植物根部对Cu~(2+)的富集能力远强于茎叶部,风车草比美人蕉的转移系数大,因而比美人蕉有利于Cu~(2+)的回收。  相似文献   
9.
针对多功能建筑模型,构建了场模拟和网络模拟之间的联接平台,对特殊受限空间(着火室和大空间房间)采用场模拟,对体积均匀受限空间采用网络模拟.将场、网单独模拟的结果相互作为彼此交界面的边界条件,实现了模型建筑在特定火灾场景下的场一网复合模拟.复合模拟可以清晰地提供特定火灾场景下特殊受限空间内烟气各物理量分布的详细信息,还可以足够准确地预测建筑内各受限空间的烟气运动特征,满足了求解精度和求解速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超滤膜过滤通量计算模型的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中空纤维超滤膜装置去除饮用水中污染物,实验结果表明操作压力约在0.2MPa内,过滤通量与操作压力成线性增加关系;在操作压力恒定时,过滤通量随着原水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减少.并指出原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对过滤通量的影响较大,为了提高过滤通量,可降低溶液中有机物的浓度.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线性回归,提出了超滤膜过滤通量计算的经验公式,同时还认为该计算模型可给类似体系的超滤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