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极管钳位式多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决低压 (中压 )主开关器件在高压应用情况下的矛盾 ,国外有许多学者提出了多电平逆变技术 ,并在铁路牵引系统中有初步应用 .在分析三电平和五电平逆变器基础上 ,对多电平逆变器的拓扑结构进行归纳分析 ,总结出多电平逆变器的通用结构 ,并对多电平逆变器进行了电压空间矢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磁悬浮列车测速定位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国内、外磁悬浮列车中采用的测速定位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结合我国高速磁悬浮列车的研究现状,讨论了制订列车测速定位方案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现阶段测速定位的实施方案及其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最后,展望了列车测速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铰接式高速列车车间悬挂参数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列车为研究对象 ,采用面向对象的建模技术 ,建立了三车铰接垂向及横向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进行了时域和频域仿真计算 .对铰接式高速列车的车间悬挂参数对列车的垂向和横向运行平稳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并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4.
三大件转向架用关键橡胶元件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交叉支撑三大件转向架用关键橡胶元件的结构以及对车辆运行的重要性 .先对橡胶这种非线性高弹性材料进行理论上的分析 ,然后使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Marc对交叉支撑三大件转向架上的轴向橡胶垫及弹性旁承体进行分析 ,可以直接计算出通过试验手段无法得出的橡胶内部应力 ,显示分析对象的应力、位移云图 .根据Marc计算结果可以间接得出元件的等效刚度 .最后将得出的计算值与试验值进行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浮置板轨道结构系统振动模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浮置板轨道结构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不同橡胶支承刚度和扣件刚度组合条件下,两种密度混凝土浮置板进行模态分析,获得了橡胶支承刚度为20 kN.mm-1、扣件刚度为30 kN.mm-1时浮置板轨道结构的低阶固有频率和振型,其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分析了混凝土板密度、橡胶支承刚度、扣件刚度对浮置板轨道结构系统振动特性的影响,可为浮置板轨道结构的减振降噪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地铁振动衰减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建立隧道-土体有限元模型,分析了1~80 Hz的振动在距隧道中心170 m范围内振动速度和加速度的衰减特性.将轮轨动力耦合分析获得的不同地铁轨道作用在道床上的动荷载作为有限元分析模型中的作用力,计算分析了不同轨道结构地段的地表振动传播特性,结果表明:在50 m范围内浮置板减振效果明显,在50 m以上轨道减振形式对地面振动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基于轨道谱的铁道车辆主动悬挂轴间预瞄控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铁道车辆二系主动悬挂,考虑了轨道不平顺谱及轮轴时延的输入;依据最优控制理论,设计了整车的主动悬挂控制规律,并在整车垂向动力学模型上进行了仿真分析.分析表明,依据轨道不平顺谱以及轮轴时延能实现最佳的控制性能;但随着速度的提高,其相对于仅依靠轨道谱信息而设计最优控制规律的收益大幅下降;相对而言,铁道车辆依据轨道谱信息设计主动悬挂控制规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运用简化铁道车辆模型,对几何滤波现象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刚柔耦合弹性车体模型,分析了几何滤波现象对车体响应功率谱的影响,以及几何滤波与弹性车体共振频率的关系.研究表明,几何滤波分为轴距滤波和定距滤波.在某些特定轨道不平顺波长下,车体的点头和浮沉响应均为零,该现象称为轴距滤波;定距滤波是指在某些波长下,车体的浮沉或者点头响应为零.在车体空点头响应频率附近,轨道对车体浮沉振动的加速度传递率达到局部最大,当车体的垂向1阶弯曲频率与这些峰值频率吻合时,将产生车体弹性共振现象. 相似文献
9.
道岔尖轨轨下刚度改变对轮轨动力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通过建立道岔垂向几何及刚度不平顺激扰模型,模拟计算了提速列车对提速道岔的动力影响。详细比较了提速道岔尖轨轨下增加弹性前后提速列车对提速道岔的动力作用性能,并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提速道岔尖轨轨下增加弹性以后可大大减轻基本轨至尖轨区过渡段轮-岔垂向相互作用,有效改善道岔的动力性能,延长滑床板及道岔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0.
基于Petri网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可靠性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UMT)可靠性分析的Petri网模型(hierarchical object—oriented petri net,HOPN).该模型将UMT分为多个对象类,各对象类的Petri网采用库所替换方法逐层嵌套细化,拼装后组成UMT可靠性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