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混凝土随机损伤本构关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李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2(5):750-755
提出了一类混凝土细观损伤物理模型,用于解释高性能混凝土在本构层次上的细观损伤演化特征,建立了混凝土单轴受拉,单轴受压与双轴拉压组合条件下的随机损伤本构关系模型。利用混凝土单轴受拉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实验数据,引入随机建模理论,确立了细观损伤单元的极限破坏应变随机场分布参数,通过与一批高性能混凝土本构关系试验数据相比较,初步证实了采用随机损伤本构关系反映混凝土受力破坏机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颗粒级配对水泥基材料有害孔隙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水泥基材料的硬化浆体中含有大量的孔隙 ,其中的有害孔隙直接影响到耐久性 .依据所建立的微粒级配模型 ,采用粉煤灰、硅灰等球形颗粒掺合料及纳米纤维红粉 (NR)掺合料 ,设计球形颗粒紧密堆积体系与纳米纤维增强紧密堆积体系 ,讨论 2种混合体系内部的总孔隙率与有害孔隙率之间的关系 ,确定活性NR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作用 .研究表明 ,NR粉能够增加体系密实度 ,水泥混合体系硬化后期的总孔隙率与有害孔隙率之间服从对数关系 ,通过微粒级配模型可预知体系有害孔隙率及颗粒级配的合理性 .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随机损伤力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李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10):1270-1277
阐述了混凝土随机损伤力学研究的基本学术观点 ,系统介绍了确定性的混凝土弹塑性损伤本构关系、混凝土随机损伤本构关系、结构非线性反应分析的密度演化理论等内容 ,由此构成了混凝土随机损伤力学研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4.
砌体结构倒塌反应的图形仿真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基于离散单元法的砌体结构倒塌反应仿真系统作了简介 ,重点讨论图形仿真模块程序的编制方法及其与核心计算程序的接口方式 .阐述了三维图形标准OpenGL的优点和有关图形表现机制 ,并通过C 与OpenGL的结合 ,解决了仿真系统中数值计算模块与图形模块的数据传递、计算结果的动态演示、可视化效果的改善等问题 ,同时保证了模块的可扩展 .通过所开发程序的运行结果和模型振动台试验现场录像的对比 ,说明了开发方法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最后对结构仿真软件开发中OpenGL图形标准的应用经验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5.
运动水线三维连续弹性拉索风雨激振理论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已有的水线气动力数据,假设拉索和水线之间相互作用力为库仑阻尼力和线性阻尼力,推导了三维连续弹性拉索和三维连续水线的运动偏微分方程,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得到三维连续拉索和三维连续水线的风雨激振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当三维连续拉索大部分截面处于易于起振的风速区域时,水线在这些拉索截面形成并处于竖向平均气动力系数的突降区,三维连续弹性拉索发生大幅振动.拉索的振动含有多阶拉索固有频率成分,且水线除了在拉索固有频率处有能量峰值外,在5 Hz以下的其他频段均有少量的能量分布.另外,拉索和水线的库仑阻尼力增大,拉索振幅增大;当拉索模态阻尼比达到0.5%时,可有效地抑制拉索的风雨激振振动. 相似文献
6.
纤维模型在平面框架非线性静力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准确描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局部的受力情况,通常需要采用微观模型来进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将梁柱单元建立在弹塑性纤维模型的基础上,直接从材料本构关系出发,对平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金过程非线性静力分析.在框架结构与梁柱单元之间用刚度法,组装杆件刚度得到结构刚度;杆件与杆件内部积分点处的横截面之间采用柔度法,基于杆端力和截面力的平衡获得杆件刚度;每个横截面通过平截面假定协调纤维变形,同时考虑了几何非线性,由纤维的刚度得到截面刚度.为追踪非线性反应的软化段,求解时选取柱面弧长法.同时选取实例分别进行单向推覆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的程序模拟,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并提出进一步优化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泥基导电复合材料渗滤阈值的判定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理论上分析了水泥基导电复合材料的渗滤过程及其等效电路,得出了导电材料含量达到了阈值时的特征,提出了一种新的判定水泥基导电材料下阈值的方法,并用碳纤维增强水泥和石墨导电水泥进行了验证,发现这种新方法可以方便准确地确定水泥基导电复合材料的下阈值。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红外热像技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对红外热像技术在材料内部缺陷检测、材料传热参数的检 测、结构内部损伤检测、建筑节能监测、建筑物饰面层粘贴质量的检测、建筑物渗漏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作了 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展望了红外热像技术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约束钢梁高温下大变形状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约束钢梁高温下大变形状态下的内力平衡方程,从理论上推导了约束钢梁随温度变化的过程,推荐了一种高温下处于大变形状态的约束钢梁的分析方法,并通过有限元法进行了验证.根据提出的理论方法,研究了梁端轴向约束刚度、转动约束型式、荷载作用大小等因素对约束钢梁受力及变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考虑收缩徐变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变形计算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国内外有关钢 混凝土组合梁考虑收缩徐变的长期变形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基于大型商用软件SOFISTIK的计算结果与分析,指出中国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送审稿)和《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 86)中关于钢 混凝土组合梁长期变形计算的单一弹性模量折减系数法偏于不安全,并提出了弹性模量折减系数按混凝土龄期分时段取值的长期变形计算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