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61篇 |
免费 | 376篇 |
国内免费 | 52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47篇 |
丛书文集 | 15篇 |
教育与普及 | 36篇 |
理论与方法论 | 18篇 |
现状及发展 | 11篇 |
综合类 | 256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0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59篇 |
2019年 | 34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29篇 |
2016年 | 50篇 |
2015年 | 98篇 |
2014年 | 119篇 |
2013年 | 125篇 |
2012年 | 164篇 |
2011年 | 147篇 |
2010年 | 136篇 |
2009年 | 208篇 |
2008年 | 181篇 |
2007年 | 241篇 |
2006年 | 217篇 |
2005年 | 222篇 |
2004年 | 210篇 |
2003年 | 181篇 |
2002年 | 118篇 |
2001年 | 10篇 |
200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6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针对虚拟矿山动态仿真中地形网格具有规模大、结构复杂和变化前后拓扑异构等特点,实现了一种边界一致的快速异构网格渐变仿真方法。首先将大地形网格划分为静态区和动态区,对变化前后的动态区网格进行双向插值,实现顶点对应和拓扑重构;然后利用k-d树等结构建立动态区顶点和三角形网格的空间索引关系,实现对地形网格变化区域的快速查找和更新;最后根据地形网格特征自动计算符合实际生产工艺的渐变推进方向。通过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效率和逼真度方面均能满足虚拟矿山动态可视化仿真需求,可以较好地完成复杂地形网格渐变模拟过程。 相似文献
3.
"柔软接触"在自然界和工业应用的摩擦副中具有重要学术和应用价值,但线接触副中接触率的原位测量目前尚无系统方法.本文建立了含光学显微、数字图像采集的软摩擦试验台.通过对接触率不同影响因素的深入分析,对比讨论了试验结果和理论模型.法向载荷对接触率影响规律可表述为幂函数,且受到弹性模量的影响.本文结合Ghatak的柔软橡胶薄层力学模型,分析了柔软材料的弹性模量对接触率的具体影响规律.本文以上述分析为基础,针对实际应用中柔软材料几何尺寸差异的问题,制备了9种不同厚度的圆柱形弹性样品,试验和理论分析都发现临界厚度值将影响接触率,并对结果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气顶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经常遇到气窜问题,研究气窜对改善油气田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凝析气顶油藏气窜特征与常规气顶气窜不同,凝析气顶气窜不仅表现为气油比和累产气量升高,其采出油组成和密度等特征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因此在气窜量分析和计算时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在常规气顶气窜量计算法的基础上,推导了适用于凝析气顶气窜量的气油比动态计算方法.通过实例进行了凝析气顶气窜量的计算.并与密度动态法比较,验证了该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英国石油公司(BP)不断追求科技进步,保持技术领先地位,与其重视和高校、研究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息息相关.在对BP产学研合作概述的基础上,BP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主要有三种模式:联合研发项目、科研—市场一体化合作、人才培养和教育支持合作.BP在中国产学研合作中的特点和优秀经验,是我国石油企业乃至每一个企业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校获奖成果在国家奖层面占有比例呈逐年上升态势,高等院校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日益凸显,对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贡献率日益提高.高校的科学技术研究在“十二五”期间,将通过发挥高校科技资源,瞄准国际科技发展的前沿水平和方向,抓住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集成优势,加强拥有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的能力,为贯彻“十二五”规划、为国民经济、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高校科技创新主体发挥更加科学、快捷的创新作用,实现高校科研管理对于提高高校科技水平乃至提升国家整体科技实力和水平、为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柴油超深度脱硫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低柴油中硫含量对于提高汽车尾气排放质量从而保护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产超低硫柴油的技术主要有加氢脱硫(HDS)和非加氢脱硫两大方法。概述了深度加氢脱硫的机理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柴油的深度加氢脱硫需要有效分解馏分油中的4,6-二苯并噻吩(4,6-DMDBT)等难脱除的化合物。提出了研制高活性深度HDS催化剂的思路和途径并介绍了近年国内外柴油深度加氢脱硫研究的成果。此外对非加氢脱硫技术中的吸附法、氧化法和生物技术深度脱硫的研究近况也做了介绍。加氢方法和非加氢方法的有机结合是十分有前途的生产超低硫柴油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泵抽式电缆地层测试渗透率实时解释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海上油田进行油气资源评价时,使用泵抽式电缆地层测试能快速获得储层的渗透率,节约大量的测试成本,降低作业风险.从渗流力学的基础理论出发,在充分考虑测试流量非稳定性和地层渗透率非均质性的前提下,建立了非稳态非均质球形流渗透率解释模型,并开发出基于渗透率正演压力原理的试井数值计算方法,能够提高电缆地层测试渗透率解释结果的可靠性和计算精度,同时满足现场在线解释的实时性要求.研究成果在一种新型泵抽式电缆地层测试器(ERCT)的测试资料解释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9.
利用微观仿真模型和树脂胶结岩心,对定位组合调驱技术提高采收率机理、调剖及驱油效果进行了研究.分别进行了调剖剂的调剖实验和化学剂的驱油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定位组合调驱技术提高采收率不只是调剖与驱油技术的简单加和,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协同作用,能够起到增强的效果.岩心调剖实验表明,选择顶替段塞时要保证其流变性和主段塞的流变性相同,对于非均质性严重、存在窜流通道的特定油藏,当调剖时机在含水率为90%左右、调剖深度为地层的1/3处时,调剖效果最好.对比分析认为,定位组合调驱技术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多传感器多目标航迹关联的特点,提出了将基于聚类分析的ISODATA算法应用于航迹关联的解决方法。将表征航迹特征的参量构成待分类的样本空间,利用ISODATA算法对来自不同传感器的航迹进行关联。构建了基于ISODATA算法的有限记忆关联模型,利用有限步的历史航迹状态数据,有效地解决了目标密集环境下的误关联问题。通过仿真研究说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