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海南石碌铁多金属矿床是以铁矿为主,共生或伴生有钴、铜等多金属和白云岩等非金属矿产的超大型矿床。碳酸盐岩作为新元古代石碌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要的赋矿围岩之一。开展了石碌群第六层上、中、下段的碳酸盐岩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主量元素以CaO、MgO为主,除SiO_2含量变化较大外,其它成分基本小于1%。碳酸盐岩∑REE含量为1.34×10~(-6)~29.06×10~(-6)(平均为10.89×10~(-6)),明显低于PAAS,稀土配分型式主要呈左倾或向上凸起,蛛网图中亏损高场强元素,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根据地球化学性质可将样品分为两组:一组具正Eu异常、无Ce异常,Y/Ho值较低(平均为29.49);另一组Eu无异常,具Ce负异常,Y/Ho值较高,为38.28~63.88(平均为44.65)。该特征表明微量元素继承于海水和海底高温热液两个源区,暗示了海底高温热液可能是铁、钴铜多金属的重要来源。根据Ce异常变化规律所揭示的第六层从下段到中、上段氧化性逐渐增强的特征,认为石碌群第六层沉积环境为受限的弧后海盆,石碌群经历了从浅海相到海湾-泻湖相的沉积演化。  相似文献   
2.
海南省五指山市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和不稳定斜坡两种.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主要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数的影响,自然因素主要为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大气降雨;人为因素主要为削坡建房和道路交通建设.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及地层和岩石类型是地质灾害形成的内因,而降雨及人类工程活动则是诱发和加剧地质灾害发生的外因.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应以预防为主,工程治理、生物防治与搬迁避让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GPS已经广泛应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地壳形变监测等各种测量工程中。本文结合GPS在地质找矿测量中的应用实例;对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基本结构和测量原理,和GPS用于地质找矿中所具有的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海南岛东寨港自然保护区红树林沉积物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含量特征进行了分析,采用因子分析进行元素组合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常量元素平均含量具有AlFeNaKMgCaP的特征,K和P元素含量波动性较大,可能与保护区周边养猪场以及以虾、鸭为代表的养殖业及周边农业活动有关;重金属平均含量值都在国家标准之内,整体环境质量良好,但重金属Cr和Ni元素样品有超标现象,可能存在点源污染物的输入;相关性分析表明,Al与As、Cu、Fe、K、Mg、Mo、Na、Ni、Pb、Sr、V、Zn之间呈现强正相关关系,Fe与Co、Mn、Ni之间具有强正相关性,Pb与Zn正相关性较好,Ca与Sr相关性显著.因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沉积物的物质来源主要是细粒陆源碎屑沉积组分与海洋碳酸盐生物介壳碎屑物质及其他生物,其中细粒陆源碎屑沉积组分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利用ETM~+和Landsat8数据,以武汉市江南三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光谱混合分解模型估算不透水面信息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水环境效应.通过MNF变换和PPI指数运算,确定高、低反照率、植被及土壤4类光谱端元,利用Landsat8新增的卷云波段去除云、土壤、沙地等噪声,利用MNDWI指数去除水体,修正后的高、低反照率组分之和即为不透水面分布估计值.结果表明:研究区14年间不透水面总体随着围湖垦殖呈放射状扩张,面积增加了52.6km2;从短期和长期两个层面,不透水面深刻地影响了城市地区的水文环境,包括地表径流的时空模式、水文循环过程,以及局部小气候;不透水面对城市地区非点源污染也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卢桂元 《广东科技》2012,21(11):147-147,149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各种不良工程地质现象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水利水电、铁路、公路等大型工程及公民建筑勘察中,堆积体探测问题普遍存在。故在明确综合物探内涵的基础上,对堆积体的综合物探方法进行研究,并从工程实践角度,就堆积体综合物探方法的应用展开论述,意在丰富堆积体综合物探理论,为堆积体综合物探方法的应用提供借鉴与支持。  相似文献   
7.
研究海南岛东部4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分析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分布特征以及碳密度变化,以期为合理优化海南岛土地利用方式以及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海南岛东部典型的4种土地利用方式(果园地、橡胶林地、水稻田、抛荒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取样和室内分析测试,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及密度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0~30 cm土壤剖面中,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为3.73~14.01 g·kg-1,平均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水稻田、抛荒地、果园地、橡胶林地。0~30 cm土壤有机碳平均密度为1.74~5.86 kg·m-2;同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在各土层内的变化基本相同,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化趋势类似。研究区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土壤有机碳密度在0~20 cm土层比重占研究剖面(0~30 cm)的65%以上(69.21%~72.99%)。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将会导致土壤容重发生变化。研究区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中,水稻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最高,橡胶林地最低;不...  相似文献   
8.
对海南岛西北部儋州市排浦地区晚更新世海滩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滩岩主量元素与上部陆壳(UCC)的平均含量比较,显著富集MgO和CaO,略富集MnO,其他均亏损,其中Na2O亏损最大。6件海滩岩REE总体呈微弱的右倾轻稀土富集型曲线,轻、重稀土分异不强,以Eu弱负异常,Ce弱负异常及La弱正异常为特征;从早到晚,Al2O3 /MgO 比值变小和陆源碎屑组分SiO2、Al2O3、Na2O、K2O、TiO2等含量逐渐下降共同反映陆源的化学风化减弱,气候越来越干旱。古盐度Z值、Sr/Ba、Rb/K、V/Cr、V/(V+Ni)和稀土元素判别研究区为弱氧化-氧化的海陆交互环境,古地理格局为半封闭边缘海。 根据δ18O计算出的晚更新世古水温平均温度为28.22℃,与前人用浮游有孔虫壳体 Mg/Ca比值计算出的古海水温度相吻合,显示为热带海洋环境,海滩岩具有记录古环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