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教育与普及   1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热分析(TG-DSC)、红外光谱(FTIp)和X线衍射(XRD)等手段,考察伊利石在焙烧过程中的晶体结构变化规律;通过焙烧后伊利石在硫酸溶液中的溶解实验,研究伊利石中Al,K和Si焙烧前后的溶出率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焙烧促使伊利石晶体结构中四面体和八面体结构发生调整和变形,从而使八面体中Al元素赋存的化学环境发生变化,溶出活性显著增强,在H2SO4浓度为3 mol/L、温度为95℃、液固比为5/1 mL/g,转速为600 r/min条件下焙烧,Al在等体积的溶出液中,浓度由77.56 mmol/L提高到203.90 mmol/L。  相似文献   
2.
常压下硫酸体系中钴冰铜的浸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某镍矿镍转炉渣经碳还原、黄铁矿硫化所得的钴冰铜进行工艺矿物学及其在常压条件下硫酸浸出的研究。考察温度、硫酸起始浓度、浸出时间及液固比等因素对钴、镍浸出率的影响,以及在两段逆流浸出流程中镍、钴的浸出率。实验结果表明:硫酸浓度以及浸出温度对钴、镍浸出率影响较大,当硫酸初始浓度为6mol/L,浸出温度为100℃,浸出时间为6h,液固比为5时,钴冰铜中钴、镍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5.37%和96.73%;在两段逆流浸出实验中,钴、镍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9.62%和99.58%,渣中铜的品位达到34.42%,回收率达到96.42%。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电控浮选设备和冶金电化学反应设备电极反应过程的对比分析,得到了外控电位浮选设备中电极间的槽电压分布规律。由于电控浮选设备中必须为矿物颗粒的浮选提供合适的气泡和通道,提高电挖浮选设备的效率只能通过选择合适的电极材料来实现,这也是外加电位控制远远大于理论要求的矿浆电位控制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用银浴法在1450℃测定了两组Fe-C-Si合金熔体的等活度(α_(Si))数据,由此计算了活度交互作用系数ε_(Si)~C,ρ_(Si)~C及ρ_(Si)~(Si,C);用Gibbs-Duhem方程积分计算了Fe-C-Si三元熔体的碳的活度系数lnγ_C。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细粒软锰矿在磁场中的聚团行为,采用在磁场中浮选细粒软锰矿的方法,研究细粒软锰矿的磁-疏水聚团。EDLVO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经捕收剂作用的软锰矿,颗粒间的疏水引力较小且为短程力,难以有效克服长程的静电排斥力,聚集困难;外加磁场后,软锰矿颗粒之间磁性引力的力程较疏水力长并随颗粒之间距离减小而急剧增加,它与疏水力联合,有利于颗粒间的团聚。显微镜观察和粒度测试表明:与单一疏水聚团的颗粒相比,磁-疏水联合聚团表观粒度大,比表面积小。磁场对于细粒软锰矿的回收及其与脉石的分离有利,磁化-浮选人工混合矿,在品位稍微提高的基础上,MnO2回收率提高23%。  相似文献   
6.
通过浊度法沉降实验、Zeta电位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考察羧甲基纤维素(CMC)、聚丙烯酸钠(PAAS)、聚丙烯酰胺(PAM)3种聚合物对金川硫化铜镍矿主要脉石矿物即蛇纹石的絮凝作用,并对上述不同类型聚合物在矿物表面的吸附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CMC和PAM在蛇纹石表面的吸附以物理作用为主,而PAAS能够通过化学作用吸附在蛇纹石表面,进而通过聚合物分子的架桥作用使蛇纹石微细颗粒发生絮凝;颗粒间静电相互作用对聚合物的絮凝效果影响显著,静电斥力越小,絮凝效果越好;反之静电斥力越大,絮凝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7.
氧化锌矿原浆浮选新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氧化锌矿原浆浮选新技术为973项目"战略有色金属难处理资源高效分离提取的科学基础(2007CB613602)"的重要研究成果。我国氧化锌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矿石性质复杂导致目前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中南大学通过新型药剂的开发应用以及矿浆体系化学调控,成功实现了兰坪氧化铅锌矿的浮选,完成了工业试验,形成了氧化锌矿原浆浮选新技术。该技术具有不脱泥、过程控制稳定以及选矿回水循环利用等特点。相关研究成果申请了4项发明专利,通过了有色金属工业学会组织的专家鉴定,认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2010年11月获得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采用纤蛇纹石制备纳米纤维状多孔氧化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天然纤蛇纹石为原料,通过酸浸制备纳米纤维状多孔氧化硅,并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N2吸附-脱附等温线技术等对其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多孔氧化硅具有独特的纳米纤维状形貌;其结构为无定形,结构组成单元仍为硅氧四面体,但四面体交替上下排列,六元环结构发生高度扭曲变形。纳米纤维状多孔氧化硅比表面积为391.8 m2/g,总孔容为1.05 cm3/g,由吸附-脱附等温线的滞后回线特征判断其结构中的孔主要为缝隙型孔。  相似文献   
9.
对从石煤碱法提钒过程产生的高硅钒浸出液中回收硅和钒资源及浸出剂的再生进行研究。首先通入CO2气体调节浸出液pH至8.5,使浸出过程中所积累的大量硅杂质以水合二氧化硅沉淀的形式脱除,并经进一步处理后制备成白炭黑副产品;然后,采用溶剂萃取的方法从净化后的浸出液中回收钒;提钒后留下的余液再通过苛化反应实现浸出剂的再生。研究结果表明:浸出液按上述工艺进行净化—提钒—苛化处理后,脱硅率达到99.43%,钒回收率大于95.00%;制备的无定形白炭黑产品SiO2纯度大于98%,比表面积高达450 m2/g;再生浸出液返回浸矿时,钒的浸出率为81.7%。对于整个工艺,每生产1 t V2O5可以获得白炭黑副产品10 t,并可实现总量75%浸出剂的再生。  相似文献   
10.
全基因组选择是一种用于改良动植物育种群体中数量性状的方法,通过使用覆盖整个基因组的分子标记信息对复杂性状进行预测,从而帮助筛选出更适合培育的亲本.基于长牡蛎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信息,提出了一种预测长牡蛎肥满度分布参数的全基因组选择的新方法.首先,采用一种基于不同评价准则的二次特征选择方法,挑选与肥满度相关性较高的SNP位点;其次,利用所挑选的SNP位点信息构建具有正则化项的高斯通用加性模型对每个长牡蛎样本肥满度分布参数进行预测;最后,在长牡蛎数据上将所提方法和一些现有方法进行了验证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具有更好的拟合精度和更低的均方误差,并能对样本性状稳定性进行有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