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6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醚的出现[1]推动了大环化学的迅速发展,含各种不同杂原子(如P、S、N、As、Te、Ge等)的大环化合物相继合成出来.其中含四个氮原子席夫碱大环化合物已成为人们不可忽视的领域之一.究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四氮大环席夫碱配体与天然卟啉环非常相似,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酯粘合剂的配方、操怍工艺及产品性能。  相似文献   
3.
应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的方法研究了2-氨基-5-苯亚甲基-4H-咪唑啉-4-酮衍生物(BPH5)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实验发现BPH5能强烈猝灭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强度,其荧光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二者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H,△G,△S等热力学参数等.结果表明BPH5与BSA以1∶1结合,其反应主要是熵驱动的,相互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根据F(o)rster无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了给体(BSA)与受体(BPH5)之间的结合距离.  相似文献   
4.
陈志远  卫玲  孙绍发 《咸宁学院学报》2012,(11):152-154,168
本文基于“3+1”培养模式,以应用型核电人才培养的实践需求为切入点,依据我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探讨构建适应于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应用型核电人才“3+1”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噻吩并嘧啶酮有机化合物2-叔丁氨基噻吩并[2,3-d]嘧啶-4(3H)酮(SDA),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及元素分析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应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该化合物(SD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在不同温度下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SDA能强烈猝灭BSA的内源荧光,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二者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参数等.结果表明,SDA与BSA分子以物质量的比1:1结合,其结合反应主要是熵驱动,主要作用力是疏水力.同时,应用同步荧光考察了SDA对BSA构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5,7,12,14—四甲基—二苯并—1,4,8,11—四氮[14]轮烯[H2t …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通过固-液相模板反应合成H2tmtaa稀土配合物的新方法,经元素分析,红外,紫外可见,核磁,差热分析,摩尔电导及固体电导测定,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5-甲基-4-乙氧羰基-3-腈基-2-对氯苯甲胺基呋喃有机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红外光谱及质谱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应用荧光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该化合物(CAF)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在不同温度下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CAF能强烈猝灭BSA的内源荧光,猝灭机理为动态猝灭.在此基础上计算了二者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及热力学参数等,结果表明,CAF与BSA分子以摩尔比1∶1结合,其结合反应主要是熵驱动,主要作用力是疏水力.  相似文献   
8.
精细化工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精细化工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内容更新的必要性。提出了一种精细化工课程体系,着重于对精细化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完善与更新,以及精细化工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更新后的初步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以过渡金属离子为模板离子合成了四苯并-1,5,9,13-四氮[16]轮烯的四个过渡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一可见光谱和核磁共振谱等鉴定,初步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0.
对我校基础化学实验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资源共享程度、设备利用效率和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实验室管理,积极开设综合性、开放性和研究性实验,努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建立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