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P/6-31G*水平上,计算甘氨酸、亮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及蛋氨酸5种氨基酸类缓蚀剂的前线分子轨道能量、最高占有轨道、最低空轨道的组成及各重原子的自然电荷分布、亲核Fukui指数和亲电Fukui指数.结果表明,这5种氨基酸缓蚀性能与其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能量EHoMo及能级差△E密切相关,EHoMo越大、△E越小,其缓蚀性能越好.其次,通过分析分子最高占有轨道、最低空轨道的组成及原子的Fukui指数,探讨此类缓蚀剂分子的反应活性位点,发现这5种氨基酸是通过N、S及羰基O原子与金属形成配位键而具有缓蚀效果.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获得了这5种氨基酸分子与Fe(111)晶面的结合能,结合能排列顺序由大到小依次为蛋氨酸>精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甘氨酸.为判断氨基酸类缓蚀剂性能的优劣,合成新型、高效氨基酸类缓蚀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环形分布器内气体变质量流动及压强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激光多普勒测试技术等对环形分布器内气体变质量流动规律和压强分布进行了研究.环形流道内周向压强分布呈非单调变化,在距离气体进口30~60°处压强最低.环形通道内存在大量循环气流和强烈湍动,切向速度分量远大于径向速度分量,导致周向压强分布的非单调变化.  相似文献   
3.
利用预燃烧直管反应器,研究氯化钛白氧化反应器内的结疤机理。氧化反应器内结疤支要起因子氧化过程生成的超细TiO2颗粒在反应器壁的沉积和烧结,反应器壁面温度越高结疤速率越快。当反应器壁面温度较低时,靠近壁面为TiO2颗粒堆结层,而告气体相主体的疤层发生了部分烧结。反应温度升高、反应物浓度增大时,结疤速度增大;壁面状态对结疤速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对LCA流程中的转化炉管内外运行过程进行分析及讨论.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用二段转化气的热量提供给一段转化反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如何提高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该文从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入手,采取解疑释惑的办法及发挥领导干部表率作用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证明了尊重人是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理解人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前提,关心人是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威力的基本途径.另外,采取解疑释惑的办法,用事实说话,同时强调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根据动量平衡原理对环形汉道内变质量流动进行一维分析,导出预测环形流道内变质量流动静压分布的计算表达式。预测结果与实验测量值平均相对偏差≤5%。结果表明,采用动量平衡原理对环形流道内变质量流动进步一维分析是适合的。  相似文献   
7.
吕志敏 《科技信息》2010,(20):I0117-I0118
本文通过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论述了在讲授线性方程组教学过程中的教法,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新概念、新理论、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纳米氧化钛颗粒表面处理及表征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利用偶联剂钛酸丁酯对纳米二氧化钛颗粒预处理后,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聚合改性,研究了聚合改性物质的结构和改性后纳米二氧化钛的分散性能。钛酸丁酯与氧化钛表面羟基反应,使氧化钛粒子表面生成交联反应物,甲基丙烯酸甲酸与其反应生成PMMA并均匀包敷于纳米二氧化钛颗粒的表面。通过聚合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在甲苯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  相似文献   
9.
系统介绍了析硫法提钾新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卤水综合利用及该技术在实际推广中存在的问题。从四元相图出发,分析了析硫法理论依据;在总结了前人的重要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提出了该技术的工艺流程。另外,笔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该技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荧光染料的发光机理,以4-溴-1,8-萘二甲酸酐和N,N-二甲基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两种不同取代基的1,8-萘酰亚胺染料,并以核磁共振氢谱及质谱对产物结构进行表征,测定它们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其基态结构进行优化,同时用单激发组态相互作用方法及6-31G(d)基组优化其最低激发单重态几何结构,用合时密度泛函理论及6-31G(d)基组计算基于上述结构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计算结果表明,该类物质电子在基态与激发态间的跃迁,主要是电子从环外原子转移至3个六元环上,预测的光谱性质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