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系统科学   9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5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东南地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其主要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临沂市1991、1996、2000、2005年的土地利用类型变更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土地利用变化率、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等模型,对临沂市14a间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1~2005年间临沂市农业用地面积增加,农业用地结构发生变化,园地变化速度最快,与1991年相比,增长率达48.35%,林地有所增加,建设用地面积一直呈现增长态势,居民点与工矿用地1996~2000年间动态变化率相对较小;1991、1996、2000、2005年临沂市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别为267.86、268.89、270.47、276.61,土地呈现高度开发利用状态。政策因素、经济和交通的快速发展、人口增长都是促进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图4,表3,参15。  相似文献   
2.
太原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1949—2005年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太原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过程,并选取总人口、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GDP、工业总产值、第三产业比例等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太原市耕地数量经历了较快增长-急剧减少-平稳减少-波状减少的变化过程,太原市各地区的耕地变化也有明显差异性;通过主成分分析以及建立太原市耕地面积与驱动力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得到经济因素、人口因素和第三产业发展是影响太原市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研究内容和分析结论对太原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图4,表4,参18。  相似文献   
3.
基于“3S”集成的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3S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中的集成应用,比较了传统方法与3S的利弊,提出了用3S进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一般工作程序,说明了借助GIS的输出成果可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及原因,为土地利用与土地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依托数据库技术和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OO)计算机技术,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价值评估模型进行抽象分析.采用直接市场法等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选用改进的综合自然植被净第一生产力评估模型作为计算模型,并将评价模型用计算机语言表达,建立了计算机评估程序,设计出基于对象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流程,最终实现了简便的、可以批量进行生态价值计算的自动评估系统.通过对铜川市城郊区不同植被第一生产力的计算,证明这种计算结果是可靠的,因而该计算机评估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以柞水县下梁镇为例对秦巴山地农业景观空间格局及其动态进行研究,通过分析表明,地形和人类活动是影响山地农业景观空间格局的两个主要因素,人类活动是景观空间格局动态的主要驱动因子,农业景观的生态重建必须考虑规范人类活动的性质,程度,本研究可对优化山地农业景观结构及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农业资源的持续利用作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磁编码器多极磁鼓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均匀磁化理论,对磁鼓环状弧形磁极者数值分析,给出了磁鼓磁层厚度,鼓体大小对空间磁场大小影响的数值结论,认为理想的磁层厚度为△r=1.6λ,对于相同磁极数和相同磁层厚度的磁鼓,增大磁鼓的半径会提高磁鼓外部场强,这种提高与半径的增大几乎是同步的,设计了不同分辨率情况下的多极磁鼓,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对太阳表面温度利用多种方法进行测算,并按温度随深度递增规律,分析太阳中心温度,利用太阳中心区物理条件和化学成分研究太阳能量的产生和质量的消耗,并对太阳寿命进行推论分析.  相似文献   
8.
中国植被覆盖气候限制性分区及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GIMMS NDVI数据、气象站点数据、植被类型图等相关资料,用长时间序列相关分析法对中国植被覆盖进行气候限制性分区.结果表明:西部干旱区主要属降水限制区,高纬度和高海拔区为气温限制区,东南沿海降水丰沛区为辐射限制区,荒漠戈壁、水域等属不显著区,还存在双因素限制区;中国植被覆盖具有明显的纬向和经向年内变化规律,1982—2006年植被覆盖变化复杂,总体趋势受国家相关政策影响,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好转;受经济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影响,东南植被覆盖降低.中国植被生长的气候限制性因素规律性很强,需结合植被气候限制性因子进行区域生态恢复和农业生产工作.  相似文献   
9.
基于Na,K盐含量控制对新疆低变质煤热解炼制油气品质的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固定床热解实验台,考察了淖毛湖煤在还原性气氛下热解温度对碱金属的迁移转化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淖毛湖原煤中Na主要以水溶态形式存在,K主要以不溶态形式存在。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半焦收率呈先快速降低后缓慢降低的趋势,焦油收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热解温度低于600℃时,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水溶Na向不溶Na转变;但当热解温度高于600℃时,不溶Na开始向水溶Na转化。在低温条件下,煤中的不溶K大量释放,酸溶K含量呈上升趋势;当温度高于600℃时,不溶K含量的下降速率减慢,水溶K含量增加。此外,热解释放的Na,K主要存在于焦油中,气体中含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0.
以陕北榆阳区气候及土地利用方面的资料为依据,根据研究区特定的自然环境,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实地调查结果选择测算模型,对该区1988~2003年间的植被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估算和分析。研究表明:1988~2003年期间,榆阳区植被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总体上呈上升态势,总量在1988年的基础上增加了7.75%,年度递增率为0.50%;其中林地和园地净第一性生产力总量增加,增幅分别为11.35%和1054.99%,而草地的净第一性生产力总量呈明显下降趋势,降幅为6.15%;林地、园地和草地分别贡献了整个增量的95.56%、31.82%和-27.38%。榆阳区在研究时段内土地利用类型结构调整提升了区内植被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总量,改善了生态环境,为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基础。图1,表4,参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