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6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地区电网由于雷击造成的线路瞬时性接地故障,从而导致变电站主变间隙零流保护因与线路保护配合不当造成跳闸,致使全站失压的事故原因,参考相关规程文献,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直流系统是变电站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蓄电池作为直流系统的电源是系统的关键设备。本文主要介绍了在变电站内蓄电池维护过程中出现的蓄电池隐蔽性故障的几个事例,希望能为蓄电池维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提供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设计了一种利用全息的关联特性、互补编码和阈值判断的内容寻址光查表系统。利用基本的全息存储的异或运算,演示了模4的余数加法,并对铁电晶体多次存储的动态特性所导致的曝光次数、时间和衍射效率的关系,给出了简单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单涂层吸波材料内电磁波传输损耗机理的细致研究,提出了单涂层吸波材料优化设计的两项原则。结合具体实例详细说明这两项原则的具体应用,最后讨论涂层电磁参量在偏离匹配条件的情况下,对涂层吸波性能影响的具体结果分析。图3.表1,参3。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小啮合角剃齿刀的设计原理和有关计算公式,并给出设计实例。按本文设计的叠片式小啮合角剃齿刀通用性好,有利于减少刀具库存。  相似文献   
6.
本论文利用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随机挑取目测能见度分别小于1.0km、1~9.9km和达到10.0km以上共73个样品资料分成3组不同级别数据与Belfort M6000能见度传感器[1]实测距离进行对比,计算其平均误差范围,找出两者之间的变化规律。用相关系数法计算出相对湿度、水汽压、风速等气象要素和遥测、目测能见度之间的相关系数,进一步求出五者之间的修正系数公式,为今后厂家修改和完善Belfort M6000能见度仪软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激光钎焊过程中,为了达到理想的焊接效果,光斑聚焦处能量的控制是一关键因素,能量的测试显得尤为重要。设计了一种激光脉冲能量的测试装置,利用该装置对KJG-1YAG-400A激光焊机脉冲能量进行测量;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测量过程中的热损失,得出了测试装置吸收激光能量后热电偶电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经过计算修正后,得到单脉冲激光能量与脉冲电流、脉宽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实验得出,该种测试装置及方法对于脉冲激光能量测试是可行的,同时降低了测试难度,节约了测试成本。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用于外啮合齿轮珩齿加工的一种CBN径向珩齿刀,其基体的设计理论及其渐开线拟合是关键技术。通过应用空间啮合原理,推导出了斜齿珩齿刀与直齿齿轮的啮合方程,得到了这种珩齿刀的端面理论廓形,分析表明,此类刀具的端面理论廓形并不是渐开线;对其廓形进行了渐开线拟合,采用最优化方法计算了不同轴交角的渐开线参数,计算表明,把砂轮轴向廓形整修成具有一定压力角的直边,就可以磨出所拟合的全部渐开线刀齿面。加工珩齿刀基体时,根据修正后的压力角调整机床安装角,即可磨出符合要求的珩齿刀的基体。本研究为珩齿加工刀具提供了新的设计制造方法,对实际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给出一种在用单热线和热偶测量流场有关参数的基础上利用湍流经典理论计算流场热流量分布的方法,并在对自由湍流射流实际测量与计算后与理论结果进行了比较,表明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作为生态美学重要的哲学——美学原则的“生态中心主义”,潜藏着颠覆“人本位主义”的危险;而作为对自然进行所谓“生态学的重新审视”而提出的“自然的复魅”,也存在着容易导致另一个极端的不良趋势,并且缺乏可操作性。本文拟对上述观点提出质疑和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