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57篇 |
免费 | 23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系统科学 | 22篇 |
丛书文集 | 26篇 |
教育与普及 | 14篇 |
现状及发展 | 1篇 |
综合类 | 33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篇 |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15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7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20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25篇 |
2010年 | 20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22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22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明马鹿(Cervuselaphus)、狍(Capreoluspygargus)、野猪(Susscrofa)3种有蹄类动物的同域共存机制,采用红外相机法和大样方法对黄泥河林业局所属林区3种有蹄类动物的日活动节律和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有蹄类动物日活动节律重叠度较高,但活动高峰彼此错开,马鹿和狍为晨昏类型动物,野猪为昼行性动物;在黄泥河林区内,三者栖息地重叠面积较大,马鹿和狍地理分布重叠度的D值和I值分别为0.648和0.865,马鹿和野猪地理分布重叠度的D值和I值分别为0.601和0.809,狍和野猪地理分布重叠度的D值和I值分别为0.701和0.912;3种有蹄类动物在海拔、人为干扰因素下实现空间生态位分离. 相似文献
2.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及独立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特点,对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做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结合某市政工程,笔者首先介绍了工程基本概况以及地质情况,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了粉喷桩软基处理方法.介绍了粉喷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并对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分子束外延法(molecular beam epitaxy,MBE)制备高质量的硒化铋(Bi_2Se_3)薄膜,运用反射式高能电子衍射仪(reflection high-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RHEED)表征样品的生长质量。在Bi_2Se_3和Ge上将蒸镀铟(In)电极和银(Ag)电极分开,并将其制成肖特基结光电探测器,据此测量了样品在不同波长激光和不同温度下的光响应特性及低温对样品的影响,并通过计算样品的响应度、开关比、探测率等参数分析了拓扑绝缘体在光电探测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线路控制测量的相关工作经验,以某高速铁路控制测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高速铁路测量控制网技术,论文首先分析了测量工程的概况,进而给出了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实例,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根据前期对本科毕业设计新模式的构想,结合笔者指导的2013年教学研究项目的实践,建立工程项目团队形式,通过各专业学生组建设计小组,并实施了校内外双导师制,通过以项目团队模式完成设计过程,学生受益匪浅。使学生意识到工作过程的团队精神,最终完成一份较为完整系统的工程设计书以及施工图纸。旨在为以后更好地实施教学项目和进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周勇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7-10
首先回顾了Camassa-Holm方程的一些基本性质及主要研究成果;然后介绍了Camassa-Holm方程无穷传播的特性,以及大时间性态的一个初步研究结果;最后提出了一些公开问题. 相似文献
8.
9.
我国畜牧业一直保持快速发展势头,规模化比重不断提高。但畜禽养殖仍然以“分散饲养”为主,千家万户养殖畜禽的生产习惯依然存在,并会在今后相当的时期内存在下去。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计算模型中对框架梁柱底部地基反力分布假设的不足,提出利用杆系有限元,采用能够考虑地基与岩土体相互作用的Winkler弹性地基梁模型,并考虑框架梁柱的扭转效应,对边坡加固中的框架预应力锚杆柔性支护结构的框架梁柱进行内力计算.并对某工程实例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框架梁柱扭转的相互影响可以忽略;只要计算单元选取合理,将框架梁柱体系拆分为单梁后按连续梁进行内力计算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